诘戎治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整治军事。
百科解释诘戎治兵,汉语成语,拼音是jiéróngzhìbīng,意思是指整治军事,出自《尚书·立政》。
出处《尚书 立政》:“其克诘尔戎兵。”
例子明·张居正《与操江宋阳山书》:“故古人诘戎治兵,当太平之世,犬兢兢焉。”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róng zhì bīng
注音ㄐ一ㄝˊ ㄖㄨㄥˊ ㄓˋ ㄅ一ㄥ
繁体詰戎治兵
感情诘戎治兵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整治军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五风十雨(意思解释)
- 夜阑人静(意思解释)
- 斗酒只鸡(意思解释)
- 达官要人(意思解释)
- 青黄未接(意思解释)
- 瘠牛羸豚(意思解释)
- 无名孽火(意思解释)
- 滴粉搓酥(意思解释)
- 没事找事(意思解释)
- 贞高绝俗(意思解释)
- 操切从事(意思解释)
- 王佐之材(意思解释)
- 壶中天地(意思解释)
- 急脉缓灸(意思解释)
- 蓬荜有辉(意思解释)
- 专精覃思(意思解释)
- 椿庭萱堂(意思解释)
- 趋炎奉势(意思解释)
- 意蕴期待(意思解释)
- 闷头不语(意思解释)
- 一家骨肉(意思解释)
- 掩面而泣(意思解释)
- 万世不革(意思解释)
- 三番四复(意思解释)
- 名利之境(意思解释)
- 两歧麦秀(意思解释)
- 分居异劈(意思解释)
※ 诘戎治兵的意思解释、诘戎治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六合之内 | 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 |
化干戈为玉帛 |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胡说乱道 |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
多如牛毛 |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
归正守丘 |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东砍西斫 | 谓四面激战。 |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 | |
桑荫不徙 | 亦作“桑荫未移”。语本《战国策 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
背暗投明 | 背:背弃;投:投奔。指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背离昏主,投向明君。 |
稷蜂社鼠 | 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手的人。 |
孀妻弱子 | 寡妇和年幼的孤儿。 |
裕国足民 | 裕:富饶。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
破死忘生 | 不顾性命危险;不顾一切。 |
燕燕莺莺 | 比喻娇妻美妾或年轻女子。 |
繁枝细节 | 繁多且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 |
通风报讯 | 见“通风报信”。 |
批亢抵巇 | 犹批亢捣虚。 |
计穷势蹙 | 无计可施,情势紧迫。 |
开心见胆 | 见“开心见诚”。 |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
心中没底 | 心里不知道内情或不能预测而没有把握。 |
没深没浅 | 言行没分寸。 |
摛翰振藻 | 摛:发抒;翰:毛笔;藻:文采。施展文才,铺陈辞藻。 |
口巧手拙 | 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
捩手覆羹 | 谓手一动就把羹倒翻。喻动辄闯祸。 |
明月清风 |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
烟波浩淼 | 亦作“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河海,水面极其辽阔。 |
花萼相辉 | 唐玄宗于兴庆宫西南建花萼相辉之楼,简称花萼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