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而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
详细解释
形容得到某件东西轻而易举。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手而得。”
例子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唾手而得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
基础信息
拼音tuò shǒu ér dé
注音ㄊㄨㄛˋ ㄕㄡˇ ㄦˊ ㄉㄜˊ
感情唾手而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容易得到。
近义词唾手可得
英语extremely easy to obtain(acquire something easily)
俄语можно легко достич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食指大动(意思解释)
- 卑谄足恭(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意思解释)
- 鼻塌脣青(意思解释)
- 新益求新(意思解释)
- 腹心之患(意思解释)
- 迷而不返(意思解释)
- 凝瞩不转(意思解释)
- 鸟声兽心(意思解释)
- 带罪立功(意思解释)
- 杞人忧天(意思解释)
- 效命疆场(意思解释)
- 惊喜若狂(意思解释)
- 弯腰捧腹(意思解释)
- 习与体成(意思解释)
- 瓦解冰销(意思解释)
- 饮马投钱(意思解释)
- 风雨剥蚀(意思解释)
- 厌闻饫听(意思解释)
- 悬河注火(意思解释)
- 朱口皓齿(意思解释)
- 趁人之危(意思解释)
- 炙冰使燥(意思解释)
- 不拘于时(意思解释)
- 缙绅便览(意思解释)
- 天公不作美(意思解释)
- 山阳笛声(意思解释)
※ 唾手而得的意思解释、唾手而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乱琼碎玉 | 指雪花。 |
伶牙俐齿 |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
心平气和 |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
一弛一张 | 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
无胫而来 | 见“无胫而至”。 |
拔树撼山 |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
穷年累岁 |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
其味无穷 |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
恩深义重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公门桃李 |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天地神明 | 指上天和神灵。 |
神采飞扬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杳无踪影 | 同“杳无踪迹”。 |
狗拿耗子 |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
火烧火燎 | 燎:烘烤;烧烤。指火在燃烧;火在烘烤。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难熬。 |
叩马而谏 |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
推干就湿 | 同“推燥居湿”。 |
厌闻饫听 | 谓充分听取。 |
疾风甚雨 | 指大风急雨。 |
铢施两较 | 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
吐属不凡 | 吐属:谈吐。形容谈吐出众,不同一般。 |
椎髻布衣 | 椎形发髻,布制衣服。指妇女朴素的服饰。 |
跼天蹐地 | 跼: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 |
不尽其忠 | 指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每样物品的作用。 |
难知如阴 | 意思是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 |
郭伋待期 | 重守约信之典实。 |
擎苍牵黄 | 意思是带着鹰和犬出猎时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