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出处《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例子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yī jǔ liǎng dé
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ㄉㄜˊ
繁体一舉兩得
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de”。
感情一举两得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两”,不能写作“二”。
辨析见“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歇后语打伞晒毛巾;作揖抓脚背;卖糖的看戏;逮兔子打狐狸
谜语业
近义词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反义词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英语achieve two things at one stroke
俄语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áйцев
日语一挙両得(いっきょりょうとく)
德语mit einem Streich gleich zwei Ziele erreichen(zwei Fliegen mit einer Klappe schlagen)
法语faire d'une pierre deux coups(tirer d'un sac deux mouture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翻来覆去(意思解释)
- 空中楼阁(意思解释)
- 听人穿鼻(意思解释)
- 一言以蔽之(意思解释)
- 金鼓连天(意思解释)
- 钟离委珠(意思解释)
- 东方将白(意思解释)
-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意思解释)
-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兴会标举(意思解释)
- 浑浑沉沉(意思解释)
- 饥渴交攻(意思解释)
- 进退为难(意思解释)
- 桑榆之景(意思解释)
- 家反宅乱(意思解释)
- 兼权熟计(意思解释)
- 兰质熏心(意思解释)
- 偕生之疾(意思解释)
- 漏尽锺鸣(意思解释)
- 鸢飞戾天(意思解释)
- 一得之愚(意思解释)
- 拖家带口(意思解释)
- 各不相下(意思解释)
- 趋炎赶热(意思解释)
- 人命官司(意思解释)
- 为而不恃(意思解释)
- 木偶衣冠(意思解释)
- 举措有适(意思解释)
※ 一举两得的意思解释、一举两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目瞪口呆 |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
破家县令 | 指横暴的地方官。 |
走花溜冰 | 比喻吹牛,说大话 |
鞍马劳顿 |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
一时之冠 | 冠:首位。一个时期居首位的人物。 |
天开地辟 | ①犹言开天辟地。②谓天然形成。 |
涓滴成河 | 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
秋风团扇 | 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
口燥喉干 | 燥:干。形容非常干渴。 |
弄玉吹箫 | 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 |
长歌当哭 |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
岂有他哉 | 岂:难道。难道还有别的吗? |
毡袜裹脚靴 | 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 |
砥节厉行 | 见“砥节励行”。 |
风檐寸晷 | 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晷:日影;寸晷:寸阴,极短的时间。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
大动肝火 | 大怒。 |
以言为讳 | 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
匡鼎解颐 |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
众怒难任 | 指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 |
一壶千金 | 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轻挑漫剔 | 形容从容地弹奏乐器。 |
宣化承流 |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
夜不成眠 | 形容焦虑,担心的情形。 |
如沐春风 | 如同沐浴在春风之中,和暖舒畅。比喻遇到良师诚挚教诲的感受。 |
八十四调 | 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万宝常传》及《音乐志》开皇七年乐议中郑译的话。八十四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律制的改革。宋燕乐二十八调﹑七宫十二调﹐元明诸种宫调﹐都凭借八十四调的相互关系而明确了它们在十二律宫调体系中的确切音位。 |
噎噎哽哽 | 悲伤哭泣而气塞貌。 |
顾彼忌此 | 同“[[顾此失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