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
出处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例子叶圣陶《得失》:“陆先生摹拟那失而复得的快感,想象那过度劳作之后得以坐下来透一口气似的乐趣。”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ér fù dé
注音ㄕ ㄦˊ ㄈㄨˋ ㄉㄜˊ
繁体失而復得
感情失而复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失去而又得到。
反义词得而复失
英语regain what is lost(be lost and found agai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名目繁多(意思解释)
- 漂蓬断梗(意思解释)
- 蜂合蚁聚(意思解释)
-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意思解释)
- 引重致远(意思解释)
- 敝帷不弃(意思解释)
- 兴致淋漓(意思解释)
- 片文只字(意思解释)
- 攘外安内(意思解释)
- 孜孜汲汲(意思解释)
- 乘风转舵(意思解释)
- 一哄而上(意思解释)
- 人不聊生(意思解释)
- 衡阳雁断(意思解释)
- 吹竹调丝(意思解释)
- 磨牙费嘴(意思解释)
- 转于沟壑(意思解释)
- 凤泊鸾漂(意思解释)
- 遁名改作(意思解释)
- 含章天挺(意思解释)
- 与物无忤(意思解释)
- 千伶百俐(意思解释)
- 鸳鸯钿带(意思解释)
- 隐恶扬美(意思解释)
- 瓦鸡陶犬(意思解释)
- 偷生惜死(意思解释)
- 身大力不亏(意思解释)
- 井养不穷(意思解释)
※ 失而复得的意思解释、失而复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服低做小 |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
竖起脊梁 | 比喻振作精神。 |
开天辟地 | 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
见微知著 |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丛山峻岭 | 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 |
拔树撼山 |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
鱼沉雁渺 | 见“鱼沉雁渺”。 |
怕死贪生 | 同“贪生怕死”。 |
卖剑买琴 | 指没有功名意识,志在归隐。 |
磨踵灭顶 | 同“摩顶放踵”。 |
世掌丝纶 | 《礼记 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
骈首就系 | 一并被拘禁。 |
狐唱枭和 | 喻坏人互相呼应。 |
骨化形销 | 谓死亡。 |
鲸吞虎噬 |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
榆木脑壳 |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
疑鬼疑神 | 怀疑有神怪,魔鬼。①形容疑心太重,胡乱猜疑。亦作“疑神疑鬼”、“疑人疑鬼”、“疑神见鬼”。②形容事物神秘离奇,令人难以捉摸。 |
人定胜天 | 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
怀道迷邦 | 犹言怀宝迷邦。 |
遭时不偶 | 同“遭逢不偶”。 |
幼稚可笑 | 头脑简单,让人发笑。 |
洞心骇目 | 形容使人惊异。 |
赤口白舌 |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
正己守道 |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
沂水弦歌 |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扞曾点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纳忠效信 | 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
裰领道袍 | 缀上领圈的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 |
一夕千念 | 形容思绪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