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杀威棒杀威棒的意思
shāwēibàng

杀威棒



杀威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

详细解释

旧时犯人收监前,常先施以棒打,使其慑服,称“杀威棒”。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别过枷梢来,打三下杀威棒。”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水浒传》第九回:“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

泛指逼人慑服的殴打。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当初赵家姐姐劝我不听,果然进的门来,打了我五十杀威棒。”《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説声未毕,韦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亦称“杀威棍”。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牢子云:‘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棍。’”《说唐》第七回:“凡有解到罪人,先打一百杀威棍,十人解进,九死一生。”沈从文《新与旧》:“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棍,对于一个刽子手似乎更有意义。”

杀威棒[shāwēibàng]

    一种刑罚。古代犯人收监前,先施以杖刑,意在挫其凶焰,使之慑服,称为「杀威棒」。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说声未毕,韦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打得个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恐怕行伍中顽劣不遵约束,见面时要打一百棍,名杀威棒。”


    基础信息

    拼音shā wēi bàng

    注音ㄕㄚ ㄨㄟ ㄅㄤˋ

    繁体殺威棒

    感情杀威棒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语awing ro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杀威棒的意思解释、杀威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疑人疑鬼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
书香门第 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路柳墙花 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
蹑蹻担簦 同“蹑蹻檐簦”。
潘鬓成霜 潘:晋代诗人潘岳。指中年鬓发开始发白。
怪声怪气 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齿落舌钝 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千头桔奴 上千棵桔树就像上千个家奴。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
沁人肺腑 吸入清新空气或喝了可口饮料;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
拭目而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惹火烧身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愁眉啼妆 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
正色直言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熊罴百万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层见叠出 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
风马不接 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顶名替身 犹言顶名冒姓。
急杵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水磨工夫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打勤献趣 献:进献。献殷勤。形容阿谀奉承。
覆巢破卵 覆:翻;破:打破。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无一可以幸免。
束兵櫜甲 以'兵凶战危'谓战事凶险可怕。
絶长补短 从长的地方截取一部分接补在短的地方。本指计量国土纵广而言。
逍逍停停 谓不慌不忙。
一诎一信 指一屈一伸。
渺若烟云 形容十分渺茫。
兰蒸椒浆 泛称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