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伐口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详细解释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大声疾呼。◎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出处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例子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基础信息
拼音bǐ fá kǒu zhū
注音ㄅ一ˇ ㄈㄚˊ ㄎㄡˇ ㄓㄨ
繁体筆伐口誅
感情笔伐口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
近义词口诛笔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平步青云(意思解释)
- 别出心裁(意思解释)
- 精疲力竭(意思解释)
- 汲汲忙忙(意思解释)
- 半半路路(意思解释)
- 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意思解释)
- 顿足不前(意思解释)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意思解释)
- 稠人广坐(意思解释)
- 安于盘石(意思解释)
- 法力无边(意思解释)
- 祖宗家法(意思解释)
- 蚩蚩者民(意思解释)
- 一言难尽(意思解释)
- 无昼无夜(意思解释)
- 贪脏枉法(意思解释)
- 奋武扬威(意思解释)
- 慧眼独具(意思解释)
- 犬不夜吠(意思解释)
- 横针竖线(意思解释)
- 临危下石(意思解释)
- 三言二拍(意思解释)
- 十一千百(意思解释)
- 唠三叨四(意思解释)
- 人心世道(意思解释)
- 即即世世(意思解释)
※ 笔伐口诛的意思解释、笔伐口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仁浆义粟 |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
佼佼者 | 美好、突出的人物。 |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
身名俱灭 | 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
以古为鉴 | 亦作“以古为镜”。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
转海回天 | 同“转日回天”。 |
哽哽咽咽 | 不能痛快的出声哭。 |
惨澹经营 | 亦作“惨淡经营”。①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以经营位置为绘画六法之一。②引申指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
相沿成习 | 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
机变如神 | 机变:机智、权变。机智权变,神奇莫测。 |
水底纳瓜 | 同“水里纳瓜”。 |
同德同心 | 见“同心同德”。 |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
一走了之 | 谓不顾而去。 |
先计后战 | 计:计划,计谋;战:作战。先筹划好后再战。指不打无准备的仗。 |
瑶池阆苑 | 瑶池: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阆:门高大的样子;阆苑:传说神仙住的宫苑。指仙家园林。 |
戴笠乘车 | 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理固当然 | 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
行险徼幸 |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满目苍夷 |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
琴瑟合鸣 | |
遮头安脚 | 犹栖身。 |
绣衣御史 | 即绣衣直指。 |
鱼水之欢 | 比喻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或性生活。 |
三尺童蒙 | 见“[[三尺童子]]”。 |
膏梁之性 | 骄奢淫逸的习性。 |
伏处枥下 | 隐居。安处,不四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