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觞一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例子清·戴名世《陈某诗序》:“陈君时时与樵夫渔父野老相狎,一觞一咏,悠然自得。”
基础信息
拼音yī shāng yī yǒng
注音一 ㄕㄤ 一 ㄩㄥˇ
繁体一觴一詠
感情一觞一咏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文人的交往。
近义词一咏一觞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适得其反(意思解释)
- 剑拔弩张(意思解释)
- 潘鬓沈腰(意思解释)
- 三臡八菹(意思解释)
- 生拖死拽(意思解释)
- 太阿之柄(意思解释)
- 雅人清致(意思解释)
- 拆白道字(意思解释)
- 酒绿灯红(意思解释)
- 云行雨施(意思解释)
- 分茅赐土(意思解释)
- 立功立事(意思解释)
- 星流电激(意思解释)
- 珠规玉矩(意思解释)
- 临食废箸(意思解释)
- 痛可言邪(意思解释)
- 折节礼士(意思解释)
- 楚云湘雨(意思解释)
- 养精畜锐(意思解释)
- 不大对头(意思解释)
- 以德为邻(意思解释)
- 衆口交传(意思解释)
- 露花风絮(意思解释)
- 谜言谜语(意思解释)
- 根根固固(意思解释)
- 站干岸儿(意思解释)
- 万金不换(意思解释)
- 生寡食众(意思解释)
※ 一觞一咏的意思解释、一觞一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体国经野 |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成王败寇 | 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草寇。 |
誉满天下 |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
月地云阶 | 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
心绪如麻 | 犹心乱如麻。 |
传闻异辞 |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
头痒搔跟 | 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 |
蚍蜉撼大木 |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
雨歇云收 | 比喻男女离散。 |
人妖颠倒 |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 |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烈烈轰轰 | 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
一叶扁舟 | 扁舟:小船。像一片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船小而轻。 |
财殚力痡 | 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
开山鼻祖 |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瑕不掩玉 |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
羊裘垂钓 | 裘:皮衣。穿着羊皮衣服钓鱼。比喻隐居生活。 |
打滚撒泼 | 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亦作“撒泼打滚”。 |
衣租食税 | 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
置水之清 | 置:放。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山呼海啸 | 山在呼叫,海在咆啸。形容气势盛大。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 |
计功程劳 | 计算功劳。 |
棋布星陈 | 同“棋布星罗”。 |
潜移默运 | 不露行迹、自然而然地转移或转变。 |
窄窄别别 | 形容非常狭隘。 |
晕眉约鬓 | 谓妇女晕淡眉目,绾约鬓发。 |
脱粟布被 | 韦:熟皮叫韦,生皮称革。熟皮作裤子,粗布作被。形容生活很节俭。 |
剪发待宾 | 晋陶侃少时家贫穷。一日大雪,同郡的孝廉范逵前来探望,陶母剪下自己的头发,换得几斛米,做饭招待客人,并剉碎草荐给客人喂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待宾截发”为贤母好客的典故。参见:[[截发留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