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天爱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畏:敬畏。敬畏上天,怜爱下民。
详细解释
敬畏上天,爱怜下民。宋陆游《上殿札子》之三:“祖宗畏天愛民,子孫皆當取法。”亦作“畏天恤民”。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伏念臣昨以孤愚誤叨臨遣,仰瞻玉色,既閔然有畏天恤民之誠,而聖訓丁寧又無非惻怛焦勞之實。”
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爱民,子孙皆当取法。”
基础信息
拼音wèi tiān ài mín
注音ㄨㄟˋ ㄊ一ㄢ ㄞˋ ㄇ一ㄣˊ
繁体畏天愛民
感情畏天爱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畏天恤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终日不倦(意思解释)
- 泥古守旧(意思解释)
- 以人择官(意思解释)
- 肥头大面(意思解释)
- 直言切谏(意思解释)
- 脚心朝天(意思解释)
- 眉来语去(意思解释)
- 击节叹赏(意思解释)
- 蠖屈蜗潜(意思解释)
- 官虎吏狼(意思解释)
- 左枝右梧(意思解释)
- 应天承运(意思解释)
- 雍容尔雅(意思解释)
- 富国裕民(意思解释)
- 指腹成亲(意思解释)
- 万应灵药(意思解释)
- 痒磨树者(意思解释)
- 弃旧换新(意思解释)
- 博者不知(意思解释)
- 蝉吟鹤唳(意思解释)
- 熬熬汲汲(意思解释)
- 已登道岸(意思解释)
- 洗垢寻瘢(意思解释)
- 恃直不戒(意思解释)
- 上下有服(意思解释)
- 内清外浊(意思解释)
※ 畏天爱民的意思解释、畏天爱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赤身露体 |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
反反复复 | 一次又一次。 |
难解难分 |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
交梨火枣 |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
眼明心亮 |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
批隙导窾 | 见“批郄导窾”。 |
众盲摸象 | 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千里一曲 | 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
追根寻底 | 见“追根究底”。 |
临川羡鱼 |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
东西南北客 | 指居处无定之人。 |
演武修文 |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
窒碍难行 | 窒:阻塞不通。阻碍太多,难以实行。 |
人千人万 | 形容人多。 |
饰情矫行 | 谓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行为矫揉造作。 |
明验大效 | 见“明效大验”。 |
班师振旅 | 班:还、回;师:军队;振:整理;旅:军队。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
釜鱼甑尘 | 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
调度征求 | 调度:征敛赋税;征求:征敛需索。指征敛赋税。 |
罪逆深重 |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 |
海天云蒸 | 形容天气炎热。 |
二十一经 | 清人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大戴礼》《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合称“二十一经”。见清·刘恭冕《广经室记》。参见“[[十三经]]”。 |
赃汚狼籍 | 意思是同“赃汚狼藉”。 |
狸头白首 | 秦始皇时仪仗队所戴的狸猫形帽。 |
一人耳目 | 统一人们的视听,便于指挥。 |
高山深涧 | 地势险要的地方,悬崖峭壁,且峭壁如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