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鼎之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立国的重器。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详细解释
商时,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后遂以“负鼎”等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后汉书·马援传论》:“马援腾声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
百科解释商时,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后遂以“负鼎”等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论》:“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
基础信息
拼音fù dǐng zhī yuàn
注音ㄈㄨˋ ㄉ一ㄥˇ ㄓ ㄩㄢˋ
繁体負鼎之愿
感情负鼎之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理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乌鸦嘴(意思解释)
- 黄花晚节(意思解释)
- 尖酸刻薄(意思解释)
- 学老于年(意思解释)
- 翩翩风度(意思解释)
- 意往神驰(意思解释)
- 天地诛灭(意思解释)
- 千金市骨(意思解释)
- 熬油费火(意思解释)
- 好色之徒(意思解释)
- 独立王国(意思解释)
- 神谋妙算(意思解释)
- 针芥相投(意思解释)
- 枝繁叶茂(意思解释)
- 激起公愤(意思解释)
- 声张势厉(意思解释)
- 芟繁就简(意思解释)
- 图王霸业(意思解释)
- 恬然自得(意思解释)
- 假门假氏(意思解释)
- 怅然自失(意思解释)
- 超伦轶羣(意思解释)
- 七宝团圞(意思解释)
- 瞎吵八嚷(意思解释)
- 堂头和尚(意思解释)
- 片口张舌(意思解释)
- 茅封草长(意思解释)
- 标奇立异(意思解释)
※ 负鼎之愿的意思解释、负鼎之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将门出将 | 将门:世代为将帅的人家。指将帅家门出将帅。 |
众望攸归 | 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
一举三反 |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
临渊羡鱼 |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舆人之诵 | 舆人:众人;诵:陈述。指众人的议论。 |
宾客迎门 | 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
旁见侧出 |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 |
以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 |
井渫不食 | 亦作“井渫莫食”。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 |
鸡飞蛋打 | 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
雾惨云愁 | 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
化民成俗 |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
劫后余生 |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
使民以时 | 时:农时。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 |
求道于盲 |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
鸿衣羽裳 | 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
天付良缘 | 付:给予。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同“天假良缘”。 |
有嘴没舌 | 形容不善言辞。 |
穷妙极巧 | 形容极其美好。 |
接人待物 | 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
遁世离羣 | 犹言避世独处。 |
腾腾烈烈 | 形容威风凛凛地奔驰。形容火势猛。 |
杀人如爇 | 形容随意杀人 |
沙上建塔 | 比喻埋没英才。 |
含羞忍耻 | 指忍受羞辱。 |
耳食不化 | 解释是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出处是《史记·六国年表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