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好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详细解释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例子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若夫笃信好学,志在生民者,略有三数。”
基础信息
拼音dǔ xìn hào xué
注音ㄉㄨˇ ㄒ一ㄣˋ ㄏㄠˋ ㄒㄩㄝˊ
繁体篤信好壆
感情笃信好学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学习方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意思解释)
- 足踏实地(意思解释)
- 人头畜鸣(意思解释)
- 调停两用(意思解释)
- 艳紫妖红(意思解释)
- 安国富民(意思解释)
- 廉洁奉公(意思解释)
- 塔尖上功德(意思解释)
- 蛟龙得水(意思解释)
- 死而不僵(意思解释)
- 狗彘不食其余(意思解释)
- 通达古今(意思解释)
- 慷慨就义(意思解释)
- 深山长谷(意思解释)
- 淫心匿行(意思解释)
- 以正视听(意思解释)
- 三好二怯(意思解释)
- 垂裕后昆(意思解释)
- 分茅胙土(意思解释)
- 奖罚分明(意思解释)
- 磨形炼性(意思解释)
- 正中己怀(意思解释)
- 宫廷险恶(意思解释)
- 嗣不顾臊(意思解释)
- 三班奉职(意思解释)
- 综光瓦亮(意思解释)
- 手快脚轻(意思解释)
- 犬兔之争(意思解释)
※ 笃信好学的意思解释、笃信好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行行出状元 | 状元;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唐、宋时称进士及第的第一名;元代称殿式第一等第一名。后比喻本行中成绩最好的人。每种职业都有杰出的人才。 |
逸群绝伦 | 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
顾曲周郎 |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
榆枋之见 | 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
海纳百川 |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
嘴大喉咙小 | 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
松形鹤骨 | 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
海水难量 |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
披发文身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失惊倒怪 | 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
河汾门下 | 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
遗臭无穷 | 谓坏名声永远流传下去,而无穷尽之日。 |
治乱安危 | 使纷乱的社会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势得以安定。 |
规旋矩折 |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
墙花路柳 | 喻娼妓。 |
泰极而否 | 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
藕断丝不断 | 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
鹿皮苍璧 | 形容本末不相称。 |
创巨痛仍 | 亦作“创钜痛仍”。谓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 |
洁己爱人 | 洁己:保持自身纯洁。保持自身纯洁,爱护他人。 |
拙嘴笨腮 | 见“拙嘴笨舌”。 |
涸辙穷鳞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鳞:指鱼。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宣之使言 | 宣:疏通,宣导。宣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 |
尤花殢雪 | 犹尤云殢雨。 |
渊渊灏灏 | 水深广貌。比喻文章气势深沉壮阔。 |
鸵鸟政策 | 指回避现实的一种政策。据说鸵鸟被追急的时候,就把头钻进沙土里,认为自己看不见,就不会有危险。该名词最早出现在1891年9月1日英国的《朴尔摩尔新闻》上。 |
兴役动众 | 役:劳役。指运用大批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