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的意思
shíshìzhīyì,bìyǒuzhōngxìn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详细解释

尽管只有十来家的小地方,里面也必有讲忠信的人。

《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比喻到处有贤人。《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例子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注音ㄕˊ ㄕˋ ㄓ 一ˋ,ㄅ一ˋ 一ㄡˇ ㄓㄨㄥ ㄒ一ㄣˋ

感情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的意思解释、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空谷传声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知人下士 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众口一词 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
服服帖帖 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乃心王室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中流一壸 喻可贵难得。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壸千金。”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萋斐贝锦 萋斐:花纹交错的样子;贝锦:有花纹的织锦。女子织布织成美丽的图案。比喻花言巧语,罗织罪名,诬陷别人。
如堕五里雾中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凡夫肉眼 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漏卮难满 卮:励酒器。渗漏的酒器难于盛满。多比喻权利的外溢。
文经武纬 ①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恩有重报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安贫乐贱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思患预防 想到会发生祸患,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科头赤足 科头:不戴帽子。露着头,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责无旁贷 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风尘之惊 风尘:战乱。战乱发生的警报。
一决雌雄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
旁搜远绍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必恭必敬 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
反听内视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望风而靡 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③同“望风披靡”。
假人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抬脚动手 指一举一动。
仓卒之际 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
黄毛菩萨 牛的别称。
砸嘴舔唇 形容吃得有滋味。
一元木公 隐语。指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