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制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华:中国人;制:控制。用中国人控制中国人。
详细解释
旧指外国侵略者利用中国人来制服中国人的政策。
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那时的中国的许多人,的确将国联看作‘青天大老爷’,心里何尝还有一点儿‘夷’字的影子。倒相反,‘青天大老爷’们却常常用着‘以华制华’的方法的。”吴玉章《中国抗日战争的新阶段》:“当南京战事紧急时,日本欲实现他一贯的以华制华底政策,曾一再底嗾使德国大使向我政府提出和议。”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基础信息
拼音yǐ huá zhì huá
注音一ˇ ㄏㄨㄚˊ ㄓˋ ㄏㄨㄚˊ
繁体以華制華
感情以华制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外国人。
反义词以夷制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泪眼愁眉(意思解释)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意思解释)
- 快意当前(意思解释)
- 疑团满腹(意思解释)
- 流溺忘反(意思解释)
- 燕安鸩毒(意思解释)
- 铁棒磨成针(意思解释)
- 妙言要道(意思解释)
- 计穷力诎(意思解释)
- 输攻墨守(意思解释)
- 至孅至悉(意思解释)
- 百下百着(意思解释)
- 垂手侍立(意思解释)
- 责备求全(意思解释)
- 伸冤理枉(意思解释)
- 行比伯夷(意思解释)
- 磊落跌荡(意思解释)
- 言语高低(意思解释)
- 不念旧情(意思解释)
- 盗泉之水(意思解释)
- 笑靥如花(意思解释)
- 説东道西(意思解释)
- 一枪一旗(意思解释)
- 一抔之土(意思解释)
- 亡国之语(意思解释)
- 同气共类(意思解释)
- 人马平安(意思解释)
- 令闻嘉誉(意思解释)
※ 以华制华的意思解释、以华制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引物连类 |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 |
拿不出手 | 由于不像样、不中看或经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来。 |
负德辜恩 | 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智昏菽麦 | 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
一穷二白 | 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 |
璧合珠联 | 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拔锅卷席 | ①比喻带走全部家当。②犹言卷铺盖。比喻被解雇。 |
敛色屏气 |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
蕙折兰摧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大祸临头 |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
门户洞开 | 门户:房屋的出入处。比喻险要的地方。大门完全敞开,无遮无拦。 |
只字片言 | 只:一个。指零星的文字和言语。 |
泥足巨人 | 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 |
没羽之虎 | 比喻怪石。 |
德薄才疏 | 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
表里相依 | 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
权变锋出 | 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
盛名难副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战栗失箸 | 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
相体裁衣 | 相:视。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 |
茵席之臣 | 茵席:铺垫的东西,褥垫、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
相逢恨晚 | 见“相见恨晚”。 |
遭际不偶 | 同“遭逢不偶”。 |
罪大弥天 | 形容极大的罪恶。 |
意夺神骇 | 神:精神;意:心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
意在笔外 | 亦作'意在笔先'。谓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然后着笔。 |
徙宅之贤 | 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 |
天日不懂 |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