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诵心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详细解释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百科解释口诵心维,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可以迁善改过。”
例子朱自清《经典常谈》:“只看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十六字心传’。”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sòng xīn wéi
注音ㄎㄡˇ ㄙㄨㄥˋ ㄒ一ㄣ ㄨㄟˊ
繁体口誦心維
感情口诵心维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口中念诵,心里思考。
近义词口诵心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鸡争鹅斗(意思解释)
- 白面书生(意思解释)
- 民不堪命(意思解释)
- 有凭有据(意思解释)
- 稳操左券(意思解释)
- 罪不容诛(意思解释)
- 楚楚可人(意思解释)
- 操翰成章(意思解释)
- 妙绝时人(意思解释)
- 内修外攘(意思解释)
- 河清海晏(意思解释)
- 语不择人(意思解释)
- 匹练飞空(意思解释)
- 朽木难彫(意思解释)
- 怀道迷邦(意思解释)
-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意思解释)
- 文牍主义(意思解释)
- 予末小子(意思解释)
- 戴目倾耳(意思解释)
- 雄材伟略(意思解释)
- 吞炭漆身(意思解释)
- 轻繇薄赋(意思解释)
- 逐队成羣(意思解释)
- 三班县丞(意思解释)
- 二十四治(意思解释)
- 黄冶变化(意思解释)
- 鹏鴳齐致(意思解释)
- 面长面短(意思解释)
※ 口诵心维的意思解释、口诵心维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家徒四壁 |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
意气自如 |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
稠人广众 | 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
推己及人 |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春风夏雨 |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
百废俱兴 | 俱:全;都。一切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各项事情方兴未艾。也作“百废俱举”。 |
嘻皮笑脸 | 脸上带着顽皮的或不正经的嘻笑。形容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 |
荆笔杨板 | 荆:晋惠帝时权臣楚王司马玮;杨:晋惠帝时权臣杨骏;板:诏书。形容权臣专权用事。 |
气宇不凡 | 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
定心丸 | 一种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药。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 |
出自意外 | 出于意料之外。 |
跌宕不拘 | 心志放逸无拘无束。 |
百岁之好 |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
造谣中伤 | 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坏。制造谣言来陷害别人。 |
敲髓洒膏 | 比喻倾家荡产。 |
潜踪蹑迹 | 谓藏匿行踪。 |
分茅赐土 | 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
遐迩知名 |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玉貌花容 | 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
举轻若重 | 意思是指对待简单事情的认真态度,比喻办事细致入微。 |
本性难改 | 本性难移běnxìng-nányí[one'snaturecanhardlybealtered;cantheEthiopionchange,ortheleopardhisspots?-Bible]移:改变。指一个人的本来性格难以改变亏杀前人在那里,更休说本性难移。——元·关汉卿《窦娥冤》你总是这样不爱收拾,屡次说你,你总不听。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巴金《家》 |
缄默无言 | 沉默不说话。多因有顾忌,不便启口。亦作:[[默然无语]] |
凌乱不堪 | 形容没有秩序、十分不整齐的样子。也作“零乱不堪”。 |
清光滑辣 | 形容酒的清冽、美好。亦作:[[清甘滑辣]] |
唐衢痛哭 | 伤时失意之典。 |
宰木已拱 |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婉指已死。亦指人死了很久。 |
寸晷风檐 | 喻考场应试。寸晷,时间短暂;风檐,挡风的屋檐。旧时应考,各居简陋小屋,故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