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一箭双雕 |
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
耐人咀嚼 |
指耐人寻味。 |
一应俱全 |
应该有的都齐备了。(一应:所有一切;俱:都)。 |
乱弹琴 |
比喻胡扯或胡闹。 |
求知若渴 |
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
山节藻棁 |
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
棨戟遥临 |
棨戟: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临:到。贵人从远方到来。 |
说梅止渴 |
同“望梅止渴”。 |
瞒天昧地 |
指瞒上欺下,没有一句真话 |
以心问心 |
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
前功尽弃 |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
秋荼密网 |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
视若路人 |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论长道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切切此布 |
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 |
更阑人静 |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人静: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
桃李遍天下 |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
不愧不作 |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请功受赏 |
请求评定功绩给予奖励。 |
滥官酷吏 |
滥:贪得。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 |
题名道姓 |
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
瞻前忽后 |
瞻:视,望。形容难以捉摸。 |
积于忽微 |
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
三大运动 |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三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
傻不楞登 |
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
离经断句 |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
感人至深 |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