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报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崇:尊重,推重。尊崇有德之人,酬报有功之人。
详细解释
封拜赏赐有德有功的人。
《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孔传:“有德尊以爵,有功报以禄。”唐杨炯《唐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考於周典,崇德报功;稽於《春秋》,策勋舍爵。”清唐甄《潜书·善任》:“古者列爵惟五,所以崇德报功。”
封赏有德行、有功业的人。
《书经.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唐.杨烱〈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考于周典,崇德报功;稽于春秋,策勋命爵。」
百科解释崇德报功是汉语词汇,拼音chóngdébàogōng,解释为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
出处《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基础信息
拼音chóng dé bào gōng
注音ㄔㄨㄥˊ ㄉㄜˊ ㄅㄠˋ ㄍㄨㄥ
繁体崇惪報功
感情崇德报功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语praise somebody for his integrity and award him for meritorious deed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居高临下(意思解释)
- 利灾乐祸(意思解释)
- 子子孙孙(意思解释)
- 跌打损伤(意思解释)
- 擿伏发隐(意思解释)
- 从心所欲(意思解释)
- 一长一短(意思解释)
- 激昂青云(意思解释)
- 人亡物在(意思解释)
- 结舌杜口(意思解释)
- 书画卯酉(意思解释)
- 韬光灭迹(意思解释)
- 钩深图远(意思解释)
- 幽闺弱质(意思解释)
- 扶危持颠(意思解释)
- 扶困济危(意思解释)
- 出谋画策(意思解释)
- 移风平俗(意思解释)
- 寻山问水(意思解释)
-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意思解释)
- 波骇云属(意思解释)
- 雨僝云僽(意思解释)
- 物论沸腾(意思解释)
- 赧然汗下(意思解释)
- 七端八正(意思解释)
- 眼睛发白(意思解释)
- 按迹循踪(意思解释)
※ 崇德报功的意思解释、崇德报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旗帜鲜明 | 旗:军队用的旗帜。原指军旗鲜艳;后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朗。 |
不挑之祖 |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烈女不更二夫 | 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
薮中荆曲 | 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
一刀两断 |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
假慈悲 | 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
摇摇摆摆 | ①行走不稳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不定。 |
安若泰山 |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望杏瞻蒲 | 杏:杏花;蒲:菖蒲。指按时令劝勉耕种。 |
枉直随形 | 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
不屑置辩 | 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
激忿填膺 | 膺:胸。强烈的忿怒填满胸中。形容气愤已极。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
探赜索隐 | 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
沉谋重虑 | 见“沉谋研虑”。 |
钻研故纸 | 故纸:指文籍,古书。讽刺脱离实际,一味读古书的人。 |
四至八道 |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
车填马隘 | 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
音容笑貌 | 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 |
掤扒吊拷 | 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同“绷扒吊拷”。 |
号天哭地 | 哭天抢地。形容十分悲伤。 |
张嘴结舌 | 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
赶不上趟 | 落在后面或错过时机。 |
独行其道 |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
竹径通幽 |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
婆娑没索 | 反复抚摩貌。 |
披褐怀金 | 同“[[怀金垂紫]]”。 |
恐伤雅道 | 正道﹔忠厚之道。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高雅不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