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兀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出处《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例子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基础信息
拼音táo táo wù wù
注音ㄊㄠˊ ㄊㄠˊ ㄨˋ ㄨˋ
感情陶陶兀兀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人放纵傲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鬼迷心窍(意思解释)
- 权宜之计(意思解释)
- 起偃为竖(意思解释)
- 盖世无双(意思解释)
- 口蜜腹剑(意思解释)
- 气急败丧(意思解释)
- 偿其大欲(意思解释)
- 报仇雪耻(意思解释)
- 绝裙而去(意思解释)
- 水覆难收(意思解释)
- 巴高望上(意思解释)
- 怀才抱器(意思解释)
- 管见所及(意思解释)
- 蹈人旧辙(意思解释)
- 知其一不达其二(意思解释)
- 应节合拍(意思解释)
- 露钞雪纂(意思解释)
- 缧绁之苦(意思解释)
- 心存芥蒂(意思解释)
- 卓越俊逸(意思解释)
- 福慧双修(意思解释)
- 方枘圜凿(意思解释)
- 汗马勋劳(意思解释)
- 众楚群咻(意思解释)
- 龙骧凤矫(意思解释)
- 嘴巴骨子(意思解释)
- 滴滴嗒嗒(意思解释)
- 阎罗老子(意思解释)
※ 陶陶兀兀的意思解释、陶陶兀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不知进退 |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万丈高楼平地起 | 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 |
心如槁木 | 犹心若死灰。 |
人极计生 | 谓人到绝境就会产生计谋。 |
挑唇料嘴 | 见“挑牙料唇”。 |
胆大如斗 | 形容胆量极大。 |
青史传名 | 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扼喉抚背 |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
扶不起的阿斗 |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
表里为奸 |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
集矢之的 | 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
铺胸纳地 | 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
虚誉欺人 | 誉:声誉,名誉。用虚假的声誉欺骗人。 |
神机妙策 | 机:指心思;策:计策。神妙莫测的计策。 |
妍皮痴骨 | 妍:美丽;痴:痴呆。美好的皮,痴呆的骨头。比喻外表好看,内心不有聪明。 |
慢声细语 | 形容说话时声音轻柔。 |
焦眉愁眼 | 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 |
形息名彰 | 息:通“熄”,灭;彰:显扬。人死了,名声却显扬于世。 |
顽强不屈 | 顽强的毅力,毫不屈服。 |
蒱睃摸索 | 抚摩。 |
番番是福 | 每事都吉利。 |
闻风逃遁 | 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
勤王之师 | 古时君主受到内乱外患的威胁,其臣子前来救援的军队。 |
气竭形枯 | 见'气竭声嘶'。 |
斗筲之役 | 意思为报酬极少的劳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