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振兵释旅振兵释旅的意思
zhènbīngshì

振兵释旅



振兵释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详细解释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臣闻古之天子,方建大礼,必先~,以告成功。◎唐·陈子昂《谏曹仁师出军书》

振兵释旅[zhènbīngshìlǚ]

    百科解释振兵释旅,作谓语、定语,释义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出处《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出处《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例子臣闻古之天子,方建大礼,必先振兵释旅,以告成功。唐·陈子昂《谏曹仁师出军书》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bīng shì lǚ

    注音ㄓㄣˋ ㄅ一ㄥ ㄕˋ ㄌㄩˇ

    繁体振兵釋旅

    感情振兵释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振兵泽旅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振兵释旅的意思解释、振兵释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远走高飞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独断独行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饥鹰饿虎 比喻凶残贪婪。
虾兵蟹将 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大块朵颐 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
讳莫如深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
数九寒天 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欺硬怕软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不知所从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遇水叠桥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日高日上 一天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家藏户有 家家都有。
如泣如诉 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施丹傅粉 施:加;丹:朱;傅:通“敷”,抹。搽粉点胭脂
三过其门而不入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目空馀子 见“目中无人”。
当行出色 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通衢大邑 同“通都大邑”。
心旷神恬 同“心旷神怡”。
魂不负体 同“魂不附体”。
见棱见角 有棱有角。喻人的气势,个性表现很强。
事火咒龙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临渊窥鱼 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龙归大海 释义是比喻摆脱困境。
狼狈逃窜 形容逃跑时的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