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得寸得尺得寸得尺的意思
cùnchǐ

得寸得尺



得寸得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详细解释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

得寸得尺[décùndéchǐ]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例子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得寸得尺,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


    基础信息

    拼音dé cùn dé chǐ

    注音ㄉㄜˊ ㄘㄨㄣˋ ㄉㄜˊ ㄔˇ

    感情得寸得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近义词得尺得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得寸得尺的意思解释、得寸得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解甲休兵 见“解甲休士”。
无万大千 不可以千万计,极言数量之多。
拉闲散闷 说闲话,闲聊解闷。
桃之夭夭 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摇头晃脑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学而不思则罔 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骄兵必败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妇人之仁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稳吃三注 四人赌博,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自成一格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煞有介事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铜唇铁舌 比喻雄辩的口才。
万人之敌 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花晨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名公钜人 见“名公巨人”。
弓马娴熟 十分熟练拉弓射箭与马术。指人善于骑射。
饮血崩心 血泪满面,心为之碎。形容极度悲痛。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见风使船 同“见风使舵”。
枝分缕解 指详尽而有条不紊地辨别分析。
矫国更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本固枝荣 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铁板铜琶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绰铜琶”和“铁板铜弦”。
心有所感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科头徒跣 见'科头跣足'。
絶类离伦 同'絶类离群'。出众超群。
剪发待宾 晋陶侃少时家贫穷。一日大雪,同郡的孝廉范逵前来探望,陶母剪下自己的头发,换得几斛米,做饭招待客人,并剉碎草荐给客人喂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待宾截发”为贤母好客的典故。参见:[[截发留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