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保境息民保境息民的意思
bǎojìngmín

保境息民



保境息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详细解释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王能~,则福可长享。◎《明史·外国五》

保境息民[bǎojìngxīmín]

    保卫国土,使人民安居乐业。

    周书˙卷二十九˙刘雄传: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明史˙卷三二四˙外国传五˙占城传: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

    百科解释保境息民意思是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出自《周书·刘雄传》。

    出处《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例子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明史 外国五》)


    基础信息

    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

    注音ㄅㄠˇ ㄐ一ㄥˋ ㄒ一 ㄇ一ㄣˊ

    感情保境息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军队的职责。

    近义词保国安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保境息民的意思解释、保境息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猪突豨勇 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才短气粗 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以泽量尸 谓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背城借一 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肉山脯林 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后比喻宴会的奢侈。
毋望之福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炊沙镂冰 炊沙不能成饭,刻冰不能作器。比喻徒劳无功。
蔼然仁者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非异人任 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愧悔无地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鼓舞人心 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品德文章 指学问和品德。
坚额健舌 厚颜利口。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沐雨栉风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星奔川骛 像流星飞驰,如江河涌流。形容迅速疾快。
心头撞鹿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殊路同归 同“殊涂同归”。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无始无终 没有开始,没有结尾。
话里藏阄 话里藏着哑谜儿。
烟云供养 指山水怡悦性情。
迎风吐艳 面对著风开出花朵。
落成典礼 举行庆祝竣工的隆重仪式。
恶杀都来 宋﹑元﹑明时刽子手行刑前的叫喊声。
珠襦玉匣 见“[[珠襦玉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