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三十六封有关隋兵渡江的告警文书。
详细解释
三十六封有关隋兵渡江的告警文书。
宋范成大《胭脂井》诗:“三十六书都莫恨,烦将歌舞过扬州。”沉钦韩注:“《大业拾遗録》:煬帝梦见陈后主,语云:‘三十六封书,使人恨恨。’前人莫解何谓。盖隋兵渡江警书为张贵妃所沉阁者。”一说三十六非实数,极言其多。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shí liù shū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血流成河(意思解释)
- 一触即发(意思解释)
- 壮志未酬(意思解释)
- 策无遗算(意思解释)
- 天宝当年(意思解释)
- 高风劲节(意思解释)
- 把酒持螯(意思解释)
- 无所不谈(意思解释)
- 背本就末(意思解释)
- 城下之盟(意思解释)
- 九叠云屏(意思解释)
- 同忧相救(意思解释)
- 珠沉璧碎(意思解释)
- 鸟兽率舞(意思解释)
- 衔玉贾石(意思解释)
- 烟花风月(意思解释)
- 尧趋舜步(意思解释)
- 推贤下士(意思解释)
- 澹然朱紫(意思解释)
- 丝竹中年(意思解释)
- 逞妍鬭色(意思解释)
- 藏头擫脑(意思解释)
- 飜黄倒皂(意思解释)
- 等身着作(意思解释)
- 语挚情长(意思解释)
- 去恶务尽(意思解释)
※ 三十六书的意思解释、三十六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暴内陵外 | 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
千篇一律 | 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
春风和气 |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
挥汗如雨 | 众人用手抹汗;挥洒的汗水像雨点一样。形容人多、拥挤。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而出汗很多。 |
推贤举善 | 推:举荐。举荐贤士,引进好人。 |
神术妙计 | 神妙莫测的计谋。 |
花不迷人人自迷 | 花不会去迷人,因人喜欢而美丽。指人对某事倾注了感情色彩。 |
泾浊渭清 | 泾水浊,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怀恨在心 |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
舍车保帅 | 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
恂恂善诱 | 恂恂:同“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
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九鼎大吕 |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眈眈虎视 |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
贞松劲柏 | 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
三头两面 |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
神到之笔 | 犹言神来之笔。 |
摘埴索涂 | 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 |
十清九浊 | 清:清澄;浊:浑浊。指混乱不堪。 |
轶闻遗事 | 见“轶事遗闻”。 |
缀文之士 | 缀文:连缀辞句成为文章。称著述者。 |
变褒为贬 | 把褒义词用出贬义来,也有反讽的意思。 |
鹤在鸡群 | 同“[[鹤立鸡群]]”。 |
勠力同心 | 勠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合力。原作“戮力同心”。 |
信口胡说 | 意思是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
失神落魄 | 形容惊慌忧虑、行动失常的样子 |
流血浮丘 | 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