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三十六封有关隋兵渡江的告警文书。
详细解释
三十六封有关隋兵渡江的告警文书。
宋范成大《胭脂井》诗:“三十六书都莫恨,烦将歌舞过扬州。”沉钦韩注:“《大业拾遗録》:煬帝梦见陈后主,语云:‘三十六封书,使人恨恨。’前人莫解何谓。盖隋兵渡江警书为张贵妃所沉阁者。”一说三十六非实数,极言其多。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shí liù shū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舌尖口快(意思解释)
- 齐心合力(意思解释)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解释)
- 寓情于景(意思解释)
- 一挥而就(意思解释)
- 罕言寡语(意思解释)
- 紫玉成烟(意思解释)
- 死亡枕藉(意思解释)
- 安老怀少(意思解释)
- 收旗卷伞(意思解释)
- 悉索敝赋(意思解释)
- 有财有势(意思解释)
- 竹柏异心(意思解释)
- 天上石麟(意思解释)
- 玉友金昆(意思解释)
- 疏不谋亲(意思解释)
- 纵情遂欲(意思解释)
- 别有风趣(意思解释)
- 齐驱并骤(意思解释)
- 长斋礼佛(意思解释)
- 慢弛之阙(意思解释)
- 散发抽簪(意思解释)
- 连云迭嶂(意思解释)
- 超然独立(意思解释)
- 先悉必具(意思解释)
- 火云如烧(意思解释)
- 分忧代劳(意思解释)
※ 三十六书的意思解释、三十六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容不迫 |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狂瞽之言 | 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
款曲周至 | 款曲:殷勤。待人殷勤,照顾周到细致。 |
屡试屡验 | 验:有效果。多次试验,都很灵验。 |
两鬓如霜 | 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 |
克逮克容 | 谓能和顺而宽容。 |
炊金馔玉 | 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
养痈贻患 |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姑息坏人坏事,结果自己遭殃。 |
磨砖成镜 | 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覆车之轨 | 轨: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 |
一概而论 |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看待或处理。多形容不分性质、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 |
本支百世 | 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
低三下四 |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
不知痛痒 |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
富埒王侯 | 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等。形容非常富有。 |
说长论短 | 同“说长道短”。 |
赫赫时名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驷马高盖 | 见“驷马高车”。 |
狠愎自用 | 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 |
慎始敬终 | 敬:慎。自始自终都谨慎。 |
膏粱文绣 |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
横祸飞灾 | 同“横殃飞祸”。 |
扪隙发罅 | 扪:摸;罅:裂缝。寻找缝隙。指寻找可乘之机。 |
踏破铁鞋 |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
心融神会 | 融:融合。心神融会贯通,领悟明白。 |
豕分蛇断 | 比喻支离破碎。 |
三言二拍 |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