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聋振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详细解释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百科解释发聋振聩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例子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基础信息
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
注音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
繁体發聾振聵
正音“聩”,不能读作“guì”。
感情发聋振聩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唤醒麻木的人。
辨形“振”,不能写作“震”。
近义词醍醐灌顶、发聩振聋
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合二为一(意思解释)
- 简能而任(意思解释)
- 恨之切骨(意思解释)
- 杯中蛇影(意思解释)
- 驰骋疆场(意思解释)
- 浓妆艳饰(意思解释)
- 香闺绣阁(意思解释)
- 心高气傲(意思解释)
- 德輶如羽(意思解释)
- 沃野千里(意思解释)
- 东闪西挪(意思解释)
- 物以希为贵(意思解释)
- 相帅成风(意思解释)
- 转灾为福(意思解释)
- 贵人多忘(意思解释)
- 小异大同(意思解释)
- 钻洞觅缝(意思解释)
- 虚惊一场(意思解释)
- 行思坐想(意思解释)
- 前辙可鉴(意思解释)
- 救燎助薪(意思解释)
- 罚不及众(意思解释)
- 用尽机关(意思解释)
- 一醉方休(意思解释)
- 第六感觉(意思解释)
- 意气相亲(意思解释)
- 清歌雅舞(意思解释)
- 彫虫小技(意思解释)
※ 发聋振聩的意思解释、发聋振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采善贬恶 | 采:选择;贬;贬斥。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
违法乱纪 |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
视如粪土 | 看得如同秽土那样下贱。比喻极端蔑视。 |
狼飡虎咽 | 见“狼餐虎咽”。 |
昆山之玉 | 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
热肠冷面 | 热心肠,冷面孔。形容内心热情,表情却冷漠。 |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 防:阻止;甚:超过;川:河流。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川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
抚背扼喉 | 抚:按着;扼:掐着。比喻扼据要冲,制敌死命。 |
有蠙可乘 | 见“有隙可乘”。 |
宰相肚里能行船 |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
酌盈剂虚 | 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
福浅命薄 | 福分浅薄,命运不好,无福消受。 |
煮豆燃箕 |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
天下鼎沸 |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沸:鼎里的水沸腾。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 |
狗吠之警 |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
池中之物 | 池:池塘。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 |
回黄转绿 |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
屠毒笔墨 |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
功高震主 |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
矫情干誉 | 故违常情,以求美誉。 |
牛心拐孤 | 汉语成语,犹死心眼。比喻人脾气倔犟,死心眼。 |
渔阳参挝 | 鼓曲名。亦称'渔阳掺挝'。 |
无名鼠辈 |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同“师出无名” |
使者屣履 | 趿着鞋迎客,形容对贤士的恭敬。 |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 比喻冒死去做艰巨危险的事情。 |
瑞应灾异 | 指自然灾害或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 |
年壮气盛 | 同“[[雄心壮志]]”。 |
居常虑变 | 意思是平安无事时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