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父杜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召:指两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详细解释
召父,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指东汉杜诗。二人先后为南阳太守,博得百姓爱戴,故称为「召父杜母」。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召信臣传》、《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后用以称扬地方长官的政绩。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时裴安卿便是重出世的召父,再生来的杜母,也只得低头受缚。”清姚鼐《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却寄二十韵》:“政兹褒召杜,道必闭申韩。”
百科解释召父杜母,成语,典出《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杜诗〉。指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河南南阳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因以“召父杜母”。为颂扬地方官政绩的套语。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例子明·萧良有《龙文鞭影》第一卷:“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基础信息
拼音shào fù dù mǔ
注音ㄕㄠˋ ㄈㄨˋ ㄉㄨˋ ㄇㄨˇ
感情召父杜母是褒义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称赞地方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诞妄不经(意思解释)
- 亲上做亲(意思解释)
- 军不厌诈(意思解释)
- 红白喜事(意思解释)
- 一鞭一条痕(意思解释)
- 明珠投暗(意思解释)
- 悠悠忽忽(意思解释)
- 啸侣命俦(意思解释)
- 指猪骂狗(意思解释)
- 沿流讨源(意思解释)
- 染风习俗(意思解释)
- 裙布钗荆(意思解释)
- 避难趋易(意思解释)
- 青蚨飞来(意思解释)
- 出凡入胜(意思解释)
-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意思解释)
- 寄人门下(意思解释)
- 万古不磨(意思解释)
- 设心处虑(意思解释)
- 天水一色(意思解释)
- 三翮六翼(意思解释)
- 鲁敦周彝(意思解释)
- 楼船将军(意思解释)
- 搅肚蛆肠(意思解释)
-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意思解释)
- 取易守难(意思解释)
※ 召父杜母的意思解释、召父杜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落井下石 |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
发皇张大 | 发皇:显豁,开朗。发展扩大。 |
光阴虚过 | 光阴:时间;虚:空。时光白白度过。 |
望杏瞻榆 | 杏:杏花。指按时令劝勉耕种。 |
金钗钿合 | 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 |
神州华胄 | 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 |
血口喷人 |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 |
两虎相争 |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
面面周到 | 各方面都照顾到。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很一般化,重点不突出。 |
言不及义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中心。 |
龙去鼎湖 | 指帝王去世。 |
坐失机宜 | 白白地失掉机会。 |
开弓不放箭 | 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
黑灯下火 |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
言教身传 | 既用言语来传授,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继晷焚膏 |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
事过景迁 | 同“事过境迁”。 |
养虎自毙 | 见“养虎自啮”。 |
槁项没齿 | 颈枯齿落。年老貌。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势焰熏天 | 形容势力大,气焰高,很可怕。 |
耳虚闻蚁 | 形容人身体虚弱。 |
啓瞶振聋 | 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
説啰説皁 | 噜里噜苏,哓哓不休。 |
银印青绶 | 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秦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以后用作高级阶官名号。 |
同呼吸,共命运 | 同命运共呼吸tóngmìngyùngònghūxī形容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我们都是同命运共呼吸的人,难道还不能互相信任 |
遁光不耀 | 比喻暗中做好事,不向人们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