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父杜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召:指两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详细解释
召父,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指东汉杜诗。二人先后为南阳太守,博得百姓爱戴,故称为「召父杜母」。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召信臣传》、《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后用以称扬地方长官的政绩。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时裴安卿便是重出世的召父,再生来的杜母,也只得低头受缚。”清姚鼐《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却寄二十韵》:“政兹褒召杜,道必闭申韩。”
百科解释召父杜母,成语,典出《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杜诗〉。指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河南南阳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因以“召父杜母”。为颂扬地方官政绩的套语。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例子明·萧良有《龙文鞭影》第一卷:“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基础信息
拼音shào fù dù mǔ
注音ㄕㄠˋ ㄈㄨˋ ㄉㄨˋ ㄇㄨˇ
感情召父杜母是褒义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称赞地方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攻其不备(意思解释)
- 垂涎欲滴(意思解释)
- 出口伤人(意思解释)
- 令人吃惊(意思解释)
- 道旁苦李(意思解释)
- 惟日不足(意思解释)
- 万死犹轻(意思解释)
- 行者让路(意思解释)
- 龙口夺食(意思解释)
- 角立杰出(意思解释)
- 师出无名(意思解释)
- 放刁把滥(意思解释)
- 驽马恋栈(意思解释)
- 三三五五(意思解释)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
- 风移俗变(意思解释)
- 扬己露才(意思解释)
- 心慕手追(意思解释)
- 郑重其辞(意思解释)
- 轻贤慢士(意思解释)
- 董项陶腰(意思解释)
- 唇枪舌将(意思解释)
-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意思解释)
- 俗之所排(意思解释)
- 荡为寒烟(意思解释)
- 持禄取荣(意思解释)
※ 召父杜母的意思解释、召父杜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自告奋勇 | 指主动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告:表明;奋勇:鼓起勇气)。 |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宁:宁愿;筹:计划。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指应厉行节约,注意储备,不能浪费。 |
汗牛塞栋 | 同“汗牛充栋”。 |
谘经诹史 | 谓商讨、研究经史。 |
遏渐防萌 | 犹言杜渐防萌。 |
拥孺人,抱稚子 | |
仅此而已 | 只有这样罢了。 |
模模糊糊 | 思想上不清晰。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
铁证如山 | 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
得意忘言 |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
闭门塞户 |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
不足为训 | 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
老虎头上打苍蝇 | 比喻胆大妄为,自己找死。 |
誓死不贰 | 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
彼此一样 | 指两者完全一样。 |
雍容文雅 | 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
炙手而热 | 炙:烤。比喻权势大,气焰盛。 |
恒河之沙 | 恒河:南亚大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佛教语,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而无法计算。 |
垂手侍立 |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侍:侍侯。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 |
雍容雅步 | 谓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
寿不压职 | 谓只论职位,不论年龄。 |
上溢下漏 | 谓上富下贫。 |
赏赐无度 | 度:制度,法度。赏赐没有法度。 |
捉奸见双,拿贼要赃 |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资不抵债 | 指个人或企业的全部债务超过其资产总值以致不足以清偿债权人的财务状况 |
红旗招展 | 招展:飘动。形容气势壮大,场面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