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七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
详细解释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受戒时须三师七僧。”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shī qī sēng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势不可挡(意思解释)
- 高不成低不就(意思解释)
- 窗明几净(意思解释)
- 扭亏为盈(意思解释)
- 一毫不取(意思解释)
- 泛泛而谈(意思解释)
- 臼头深目(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意思解释)
- 燃萁煮豆(意思解释)
-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意思解释)
- 无胫而行(意思解释)
- 日丽风清(意思解释)
- 各奔东西(意思解释)
- 面如傅粉(意思解释)
- 名落孙山(意思解释)
- 胁肩累足(意思解释)
- 上替下陵(意思解释)
- 未足轻重(意思解释)
- 丰姿绰约(意思解释)
- 危若朝露(意思解释)
- 授手援溺(意思解释)
- 余霞成绮(意思解释)
- 复宗绝嗣(意思解释)
- 三老四严(意思解释)
- 睖睖睁睁(意思解释)
- 名重天下(意思解释)
- 花烛红妆(意思解释)
※ 三师七僧的意思解释、三师七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去住两难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
回山倒海 |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
满目凄凉 | 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
明明赫赫 | 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 |
灭虢取虞 |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
暖衣饱食 |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
甘雨随车 | 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 |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 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
精进不休 | 精进: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
绿草如茵 |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
鹰觑鹘望 | 形容视觉敏锐。 |
裁云剪水 | 裁:裁剪。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
龙幡虎纛 | 将帅之旗。 |
许由洗耳 | 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 |
自觉形秽 |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
以己律人 | 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 |
狐疑犹豫 | 狐疑:狐狸多疑,因指犹疑不决;犹豫:迟疑不定。迟疑不决。 |
穷思竭想 |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
使愚使过 | 使:用;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
贪荣冒宠 | 贪图荣耀和恩宠。 |
若即且离 | 见'若即若离'。 |
鲁文在手 | 婚嫁因缘。 |
箸土傅籍 |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
遗训可秉 | 前人留下来的训告可以继承。 |
两得其便 | 对双方都有好处。 |
宽袍大袖 | 指旧时人们穿的各式肥大服装或传统戏曲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