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详细解释
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百科解释【注音】lìbīngmòmǎ【解释】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厉:通“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注音】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例子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 陈亮《酌古论 吕蒙》)
基础信息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繁体厲兵秣馬
感情厉兵秣马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近义词严阵以待、秣马厉兵
反义词高枕无忧
英语get ready for fight
俄语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бою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厉兵秣马的意思解释、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逢山开路 |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
雨消云散 | 喻消失得一干二净。 |
习以为常 | 习:习惯;常:平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 |
风土人情 |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
盆倾瓮倒 | 盆瓮都倾倒过来。形容水、酒等液体急速下泻。 |
掷地赋声 | 见“掷地金声”。 |
半工半读 | 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 绮:美丽;籁:自然界的声响;韵:和谐悦耳的声音。老虎身上的花纹和美丽的彩霞;山林中的呼啸和泉水叮咚的声音。泛指大自然的风景和声音。 |
雪鬓霜鬟 | 白发。借指老年人。 |
眼花历乱 | 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
莲花步步生 | 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
室如悬罄 | 见“室如县罄”。 |
放纵驰荡 | 放纵:无拘束。驰:乱跑。荡:游荡。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 |
儗不于伦 | 见“儗非其伦”。 |
青眼相看 | 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形容以看得起的态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
四海鼎沸 |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真山真水 | 形容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 |
鱼肠尺素 | 指书信。 |
吹胡瞪眼 | 见'吹胡子瞪眼睛'。 |
摩登伽女 | 古印度摩登伽种的淫女。梵语指游民。 |
璇玑玉衡 | 古代玉饰的观测天象的仪器。 |
特写镜头 | 电影艺术的一种手法。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
寄生阶级 | 指剥削阶级。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
用违其长 | 用人没有使用其特长 |
羊头马脯 | 挂着招揽生意的是羊头,而实际上卖的是马肉。比喻用假货欺骗人。 |
目想心存 | 意思为凝目注视,用心思索。现多指追忆故人或往事。 |
酒浇垒块 | 指以喝酒的方式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