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听计行言听计行的意思
yántīngxíng

言听计行



言听计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言听计从”。

详细解释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言听计行[yántīngjìxíng]

    说的话、出的计谋都被采纳听从。形容深被信任。

    《新唐书.卷一二六.魏知古等传.赞曰》:「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姚元崇、宋璟言听计行,力不难而功已成。」也作「言听计从」、「言听计用」、「言从计纳」、「言从计行」。

    出处《新唐书·魏知古卢怀慎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姚元崇、宋璟言听计行,力不难而功已成。”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tīng jì xíng

    注音一ㄢˊ ㄊ一ㄥ ㄐ一ˋ ㄒ一ㄥˊ

    繁体言聽計行

    感情言听计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听计从、言听计用

    俄语идти на повод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言听计行的意思解释、言听计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顾名思义 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别出心裁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山崩水竭 见“山崩川竭”。
点睛之笔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原始见终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谢兰燕桂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气咽声丝 咽:阻塞。呼吸困难,声音细微。形容极度虚弱。
一狠二狠 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龈龈计较 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同“斤斤计较”。
奴颜婢色 犹言奴颜婢睐。
先见之明 先见:预见;明:指能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四时八节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刀枪入库 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睹着知微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昏头搭恼 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或精神不振的样子。
众口交传 众人辗转述说。
趁风转篷 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胡越同舟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革面革心 见“革面洗心”。
分甘同苦 见“分甘共苦”。
远图长虑 图:谋划。长远的谋划知考虑。
疾风横雨 疾:急速猛烈。形容声势浩大,来势迅猛。
鸳帷罗幌 华美的帷帐。
一扫而尽 见'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一言不合 说一句话就不投机。
创痍未瘳 亦作'创夷'。创伤。指受伤之人。指战祸造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