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带重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详细解释
比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仁浆义粟(意思解释)
- 茫然若失(意思解释)
- 闭门酣歌(意思解释)
- 油头光棍(意思解释)
- 半面之旧(意思解释)
- 归根结柢(意思解释)
- 黄锺瓦缶(意思解释)
- 一喷一醒(意思解释)
- 倚玉偎香(意思解释)
- 循规矩蹈(意思解释)
- 时无再来(意思解释)
- 寻根究底(意思解释)
- 两次三番(意思解释)
- 守经据古(意思解释)
- 事半功百(意思解释)
- 金精玉液(意思解释)
- 枉费口舌(意思解释)
- 千变万轸(意思解释)
- 长篇宏论(意思解释)
- 东诓西骗(意思解释)
- 视如寇仇(意思解释)
- 时殊风异(意思解释)
- 不治生产(意思解释)
- 改柯易叶(意思解释)
- 挟主行令(意思解释)
- 引吭一鸣(意思解释)
- 善诱循循(意思解释)
- 浮岚暖翠(意思解释)
※ 拾带重还的意思解释、拾带重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共戴天 |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
深情底理 | 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 |
天外有天 |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
用兵如神 | 用兵:指挥军队作战。形容善于用兵;指挥作战变化莫测。 |
继往开来 | 继:继承;往:过去;来:未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
有死无二 | 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
狂妄自大 |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
摧锋陷坚 | 摧:摧毁;锋:锋利;陷:攻陷;坚:坚锐。破敌深入。 |
交相辉映 |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
按甲休兵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有闻必录 | 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
以言取人 |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
开疆拓宇 | 同“开疆拓土”。 |
粗粗笨笨 | 指物体笨重或人不灵巧。 |
乘风兴浪 | 谓趁机挑起事端。 |
依葫芦画瓢 |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 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
文武之道 |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
你推我让 | 指双方互相谦让。 |
慌手慌脚 | 动作忙乱。形容慌张失措的样子。也作“慌手忙脚”。 |
田父献曝 | 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
扶危持颠 | 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
死记硬背 | 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
乘虚可惊 | 乘:趁;虚:空虚;惊:惊吓。趁敌人空虚可以恐吓他。 |
郢人斤斲 | 同'郢匠挥斤'。 |
穷鼠齧貍 | 犹言困兽犹斗。逼得走投无路的老鼠也会咬猫。喻人被迫过甚﹐虽力不敌﹐亦必反抗。 |
纤纤弱质 | 形容女子手柔细修长的样子。亦作:[[手掺掺]] |
谋及妇人 | 比喻事机外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