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仁浆义粟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饥駈叩门 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駈,同“驱”。语本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忍辱含垢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身无完肤 ①《三国志 魏书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九九归原 犹言归根到底。
不断如带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兵车之会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心劳意攘 犹心慌意乱。
打肿脸装胖子 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
忿然作色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
死伤枕藉 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朝云暮雨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绿酒红灯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残民害理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冠盖相望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出入神鬼 犹言神出鬼没。
燕骏千金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时清海宴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矜情作态 作态:故意作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
置之弗论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珪璋特达 《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孔颖达疏:“行聘之时,唯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馀币。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不须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后以“珪璋特达”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开动机器 比喻开动脑筋,善于思考。
长风染指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鯨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黄肠题凑 1.汉时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本谓柏木之心。柏木心黄,故称。2.“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周代和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
一指蔽目 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抱关之怨 意思是职位低微俸禄少的官吏的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