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宝山而空手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毫无所得。
出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下卷:“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例子明·文秉《先拨志始》下卷:“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手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基础信息
拼音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
注音ㄖㄨˋ ㄅㄠˇ ㄕㄢ ㄦˊ ㄎㄨㄥ ㄕㄡˇ ㄏㄨㄟˊ
感情入宝山而空手回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用于比喻句。
英语go to a treasure-trove and come away empty-hand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言笑晏晏(意思解释)
- 十月怀胎(意思解释)
- 媚外求荣(意思解释)
- 美不胜收(意思解释)
- 下不了台(意思解释)
- 亲仁善邻(意思解释)
- 入宝山而空回(意思解释)
- 不分高下(意思解释)
- 囊橐充盈(意思解释)
- 夭桃穠李(意思解释)
- 桑荫未移(意思解释)
- 梦想不到(意思解释)
- 连战皆捷(意思解释)
- 饮水食菽(意思解释)
- 祸稔恶盈(意思解释)
- 枉物难消(意思解释)
- 赤心奉国(意思解释)
- 痴云腻雨(意思解释)
- 长辔远驭(意思解释)
- 皲手茧足(意思解释)
- 羣分类聚(意思解释)
- 魁星踢斗(意思解释)
- 超手游廊(意思解释)
- 衣带之水(意思解释)
- 因人废言(意思解释)
※ 入宝山而空手回的意思解释、入宝山而空手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拔帜易帜 |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
牛鬼蛇神 |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
来历不明 | 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
白昼见鬼 | 泛指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 |
不抗不卑 | 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入境问禁 | 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
除恶务尽 | 除:去除;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
见哭兴悲 |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
兵强将勇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居心不净 | 居心:存心;净:干净。存心不善。指存心不纯净 |
兰情蕙性 | 兰:兰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质。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 |
鸟焚鱼烂 | 《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后以“鸟焚鱼烂”谓因内乱而覆亡。 |
原来如此 | 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原来是这样。 |
镂骨铭肌 | 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
排奡纵横 | 排奡:矫健的样子。指诗文书画笔力矫健奔放,不受约束 |
要死要活 | 形容闹得很凶。 |
养痈致患 |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妙龄驰誉 | 妙龄:青少年时期;驰誉:驰名。年少时就名声远扬。 |
贼头鼠脑 |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
兵拏祸结 | 见“兵连祸结”。 |
衣不盖体 |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万年长存 | 万年:久远。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长存。 |
不见圭角 |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深沉、才干不外露。 |
箫心剑态 | 犹言幽情侠骨。 |
显露端倪 | 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
玩物溺志 | 玩物丧志wánwù-sàngzhì[ridingahobbysapsone’swilltomakeprogress;excessiveattentiontotraviasapsthewill]玩弄无益之器物易于丧失意志,贻误大事照这一说,那些不载道的文人就是玩物丧志。——朱自清《论严肃》 |
内清外浊 | 比喻本质很好而外表极普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