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兵秣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例子镇臣刘云佐与臣言,愿励兵秣马与敌驰角。明·陈子龙《通敌·权宜疏》
基础信息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繁体勵兵秣馬
感情励兵秣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近义词厉兵秣马、厉兵粟马、砺兵秣马
反义词马放南山
俄语готовиться на случай войн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难舍难分(意思解释)
- 截然不同(意思解释)
- 西除东荡(意思解释)
- 泪流满面(意思解释)
- 少年老成(意思解释)
- 举案齐眉(意思解释)
- 识二五而不知十(意思解释)
- 锒铛入狱(意思解释)
- 兵强将勇(意思解释)
- 桥归桥,路归路(意思解释)
- 藏怒宿怨(意思解释)
- 孤立无援(意思解释)
- 匀脂抹粉(意思解释)
- 急于求成(意思解释)
- 口吻生花(意思解释)
- 一呵而就(意思解释)
- 继绝扶倾(意思解释)
-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意思解释)
- 目酣神醉(意思解释)
- 悬鞀设铎(意思解释)
- 坐筹帷幄,决胜千里(意思解释)
- 还珠买椟(意思解释)
- 称道不已(意思解释)
- 锈迹斑斑(意思解释)
- 盖头盖脑(意思解释)
- 心宽意爽(意思解释)
※ 励兵秣马的意思解释、励兵秣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故土难离 |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
议不反顾 | 指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义”。 |
流星赶月 |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
化零为整 | 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
胶柱鼓瑟 | 胶:用胶粘住;柱:瑟上调音用的短木;鼓:弹奏;瑟:一种古乐器。用胶把柱粘住;再去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
万世无疆 | 形容年代久远。 |
日暮路远 | 同“日暮途远”。 |
骏骨牵盐 | 指才华遭到抑制。 |
唐哉皇哉 |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
无功受禄 | 禄:俸禄;古代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或不做事情却享受俸禄。现多指没有什么才却白受报酬或奖励。 |
相应不理 | 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说、要求置之不理。 |
老八辈子 | 极为古老、陈旧的。 |
尽收眼底 | 全部看在眼里。 |
不以人废言 |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
浪声浪气 | 怪声怪调。 |
狐不二雄 | 喻两雄不可并存。 |
温生绝裾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后用“温生绝裾”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
兴云布雨 | 兴:兴起。兴起云彩,布下雨。比喻神魔鬼怪神通广大。 |
豪横跋扈 | 跋扈:专横暴戾。横行凶暴,为非作歹,专横暴虐。 |
鲁灵光殿 | 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掩耳蹙頞 | 蹙:皱起;頞:鼻梁。捂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 |
正始之音 |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
五马渡江 | 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
阴阳相隔 | 旧指以星相、占卜等为业的人。 |
无坚不催 | 犹坚不可摧。 |
人马平安 | 人和马都安全,比喻旅途顺利。出自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
荡荡默默 | 形容心神不宁的样子。 |
不世之材 | 原意是世上不好找的材料。指举世罕见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