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大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人才不得其用。
详细解释
比喻人才不得其用。
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诗:“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参见“魏王瓠”。
百科解释魏王大瓠,是成语,比喻人才不得其用。
基础信息
拼音wèi wáng dà hù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钻牛角尖(意思解释)
- 无足轻重(意思解释)
- 描头画角(意思解释)
-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意思解释)
- 一掴一掌血(意思解释)
- 无容身之地(意思解释)
- 悬悬在念(意思解释)
- 兔死犬饥(意思解释)
- 杷罗剔抉(意思解释)
- 意得志满(意思解释)
- 矢下如雨(意思解释)
- 咬紧牙关(意思解释)
- 渑池之功(意思解释)
- 扇席温枕(意思解释)
- 河汉予言(意思解释)
- 豪夺巧取(意思解释)
- 胁肩谄笑(意思解释)
- 没世穷年(意思解释)
- 波罗塞戏(意思解释)
- 养虎留患(意思解释)
- 妩媚多姿(意思解释)
- 银条德星(意思解释)
- 思念存想(意思解释)
- 人天永隔(意思解释)
- 降跽谢过(意思解释)
※ 魏王大瓠的意思解释、魏王大瓠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善颂善祷 | 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
信外轻毛 | 佛教语。信心动摇不定,像鸿毛轻飘浮动。 |
入木三分 |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
傲然屹立 |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挺拔;不可动摇。 |
没卫饮羽 | 谓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极言射力之大。 |
青丝白马 | 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
蜗角蝇头 | 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头。比喻获利甚微,不足挂齿。 |
行古志今 |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遥相应和 | 遥:远。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杖:用棍子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
磕头如捣 |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
迁兰变鲍 |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
兼收并蓄 | 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
磕头礼拜 |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
病入骨隨 |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诞罔不经 | 见“诞妄不经”。 |
一时半霎 | 犹一时半刻。 |
晏安酖毒 | 谓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 |
寡恩少义 |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
询谋谘度 | 咨询谋议,商量研究。 |
十钱主簿 | 后魏宗室拓跋庆智的绰号。 |
熟视无覩 | 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 |
一里挠椎 | 个地方所有的人都说铁椎可以弯曲,人们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一再重复,也可以使人信以为真。 |
一扫无遗 | 意思是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干净。 |
来之坎坎 | 比喻进退都很艰难。 |
分居异劈 | 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
二竖为烈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烈:暴。比喻疾病缠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