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丛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半月刊。年月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主编。初期着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维新。年后,发表文章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遭《民报》批判。年停刊。
详细解释
清末改革派的重要刊物。公元一九零二年,由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刊。初期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为主,宣导变法维新,抨击守旧顽固派;一九零三年起则坚持立宪保皇,反对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与民报的言论对垒。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mín cóng bào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两手空空(意思解释)
- 良莠不齐(意思解释)
- 一波才动万波随(意思解释)
- 自知而不自见(意思解释)
- 桂酒椒浆(意思解释)
- 功名利禄(意思解释)
- 我黼子佩(意思解释)
- 重见天日(意思解释)
- 奇文瑰句(意思解释)
- 琨玉秋霜(意思解释)
- 官仓老鼠(意思解释)
- 暗室屋漏(意思解释)
- 夏虫不可以语冰(意思解释)
- 天大笑话(意思解释)
- 追根求源(意思解释)
- 风月无边(意思解释)
- 逐字逐句(意思解释)
- 玉树芝兰(意思解释)
- 唧唧喳喳(意思解释)
- 乡书难寄(意思解释)
- 长材小试(意思解释)
- 伺瑕抵蠙(意思解释)
- 龙生九种(意思解释)
- 赤诚相见(意思解释)
- 寝席之戏(意思解释)
- 庆吊之礼(意思解释)
- 抱屈含冤(意思解释)
- 氤氲叆叇(意思解释)
※ 新民丛报的意思解释、新民丛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弃甲曳兵 |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
怀觚握椠 | 见“怀铅提椠”。 |
爱势贪财 | 爱慕权势,贪图钱财。 |
镜里采花 | 见“镜里观花”。 |
桑户桊枢 |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
秤砣虽小压千斤 |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
刘郎前度 | 诗文中以之称去而复来的人。 |
力不副心 | 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祸因恶积 | 积:积聚。灾祸产生是因为坏事做多了。 |
多能多艺 | 见“多才多艺”。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蓬:蓬草。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高节清风 |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
寸丝不挂 | ①形容赤身裸体。②佛教徒用以比喻心中毫无牵挂。 |
槛花笼鹤 | 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
成何体统 | 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像什么样子。 |
怀金垂紫 | 旧指官尊位高,荣耀显贵。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丝带。 |
嘴多舌长 | 好闲谈,好传播流言蜚语。 |
互为表里 |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司农仰屋 |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戴头而来 | 戴:头顶着。戴着脑袋前来。形容无所畏惧的样子。 |
千了百当 | 了:完了,结束;当:恰当。比喻妥帖、有着落。 |
嵬然不动 | 嵬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 |
剸繁决剧 | 亦作“剸繁治剧”。谓裁处繁剧的政务。 |
居仁由义 | 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
嚎啕大哭 | 大声哭叫。 |
芸芸学子 | 指非常多的从学的人。 |
斖斖不倦 | 意思是形容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也指说话、文章十分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