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克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详细解释
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百科解释奉公克己,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
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gōng kè jǐ
注音ㄈㄥˋ ㄍㄨㄥ ㄎㄜˋ ㄐ一ˇ
繁体奉公剋己
感情奉公克己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心为公。
近义词克己奉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振振有词(意思解释)
- 木石心肠(意思解释)
- 当家作主(意思解释)
- 风尘仆仆(意思解释)
- 高谈弘论(意思解释)
- 巴巴劫劫(意思解释)
- 猬锋螗斧(意思解释)
- 服田力穑(意思解释)
- 按兵束甲(意思解释)
- 放僻淫佚(意思解释)
- 绿草如茵(意思解释)
- 俊杰廉悍(意思解释)
- 同生死共患难(意思解释)
- 孤立无援(意思解释)
- 难于启齿(意思解释)
- 雕肝镂肾(意思解释)
- 衣食税租(意思解释)
- 风娇日暖(意思解释)
- 操奇逐赢(意思解释)
- 乌衣子弟(意思解释)
- 艰深晦涩(意思解释)
- 干卿何事(意思解释)
- 兼收并容(意思解释)
- 忧民忧国(意思解释)
- 衣带渐宽(意思解释)
- 面誉不忠(意思解释)
※ 奉公克己的意思解释、奉公克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彻里彻外 | 从里到外,完完全全。 |
走街串巷 | 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 |
三婆两嫂 | 犹言三妻四妾。 |
偎红倚翠 | 谓亲狎女色;狎妓。 |
一刀两断 |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
飞禽走兽 |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
成双成对 | 见“成双作对”。 |
福过灾生 |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 |
尺有所短 |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
破镜重归 |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
反经合道 | 见“反经合义”。 |
无束无拘 | 见“无拘无束”。 |
大车以载 |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
沉谋重虑 | 见“沉谋研虑”。 |
枉直同贯 | 谓曲直不分。 |
父母国 | 指祖国。 |
避面尹邢 | 以之比喻因嫉妒而避不见面。 |
埳井之蛙 | 见“坎井之蛙”。 |
亡秦三户 |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
焚巢捣穴 | 见“焚巢荡穴”。 |
养痈自患 |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以权达变 | 用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发展的时势。 |
焦眉愁眼 | 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 |
五尺之孤 | 指年幼丧父的君主。 |
以杙为楹 | 比喻误将小材作大用。 |
图国忘死 |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
分损谤议 | 同受别人的非难指责,分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