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空前绝后 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丁公凿井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防微杜渐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绝处逢生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无偏无党 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幺幺小丑 指微不足道的坏人。
孤军深入 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作战区。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云蒸泉涌 蒸:气体上升。云气上升,潮水奔涌。形容大量涌出来。
鼷鼠饮河 比喻欲望有限。
萤窗雪案 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黎丘丈人 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掠人之美 掠:夺取;美:美名。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己所有。
进退可否 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钟鼎山林 比喻富贵和隐逸。
危言核论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居安资深 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粝食粗衣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衅面吞炭 谓毁容变声。表示蓄志报仇。
一艺微长 亦作“一蓺”。“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谓一种才能或技艺。
鸟焚其巢 意思是比喻人处的地位高有倾倒的危险。
灰灭无余 比喻人或物已经不复存在。
超然避世 超越人世,隐避人间。
按甲不出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