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渴之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不无小补。
详细解释
比喻不无小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kě zhī méi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才调秀出(意思解释)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意思解释)
- 束之高阁(意思解释)
- 上根大器(意思解释)
- 聊以解嘲(意思解释)
- 书囊无底(意思解释)
- 饿虎之蹊(意思解释)
- 啸傲湖山(意思解释)
- 霓裳羽衣(意思解释)
- 兵败如山倒(意思解释)
- 随方逐圆(意思解释)
- 悬悬在念(意思解释)
- 恭喜发财(意思解释)
- 龙鸣狮吼(意思解释)
- 虎豹豺狼(意思解释)
- 皦短心长(意思解释)
- 庙堂之器(意思解释)
- 截辕杜辔(意思解释)
- 黜邪崇正(意思解释)
- 以策万全(意思解释)
- 血债血偿(意思解释)
- 金莲寳相(意思解释)
- 慎始慎终(意思解释)
- 善甲厉兵(意思解释)
- 毛宝放龟(意思解释)
- 盲者失杖(意思解释)
- 各骋所长(意思解释)
- 丹青过实(意思解释)
※ 止渴之梅的意思解释、止渴之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杀一儆百 | 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斧破斨缺 | 谓武器破损残缺。语本《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
弃暗投明 | 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 |
主守自盗 |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
下马冯妇 |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
囊漏贮中 | 亦作“囊漏储中”。谓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以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 |
啸傲湖山 |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
愤时疾俗 | 同“愤世嫉俗”。 |
改曲易调 | 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
柏舟之节 |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
蚁膻鼠腐 | 蚂蚁喜欢吃腥膻的食物,老鼠喜欢吃腐败的食物。比喻趣味低下。 |
文恬武嬉 |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
亚肩迭背 |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
截胫剖心 | 砍断足胫,剖开心胸。后以“截胫剖心”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 |
若合符节 | 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
虎啸风生 | 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 |
犯颜进谏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
重温旧业 | 谓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
雕梁绣柱 | 雕: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形容建筑物的奢华。 |
咫角骖驹 | 未壮的牛马,喻人年少。 |
杀身救国 | 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 |
揽权纳贿 | 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
深文曲折 | 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
水阔山高 | 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
滏流东渐 | 向东流入。引申谓向东方流传。 |
褰裳躩步 | 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