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高识低知高识低的意思
zhīgāoshí

知高识低



知高识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知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识大体,说话、做事有分寸。

详细解释

谓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是個聰明的人,在他門下,知高識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十回:“你小小年紀,倒知高識低,曉得事務,先念皇恩,又不敢誇張,真可謂淑女矣!”

知高识低[zhīgāoshídī]

    应对进退,懂得人情世故。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十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先念皇恩,又不敢夸张,真可谓淑女矣!”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gāo shí dī

    注音ㄓ ㄍㄠ ㄕˊ ㄉ一

    繁体知高識低

    感情知高识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反义词不知天高地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高识低的意思解释、知高识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强人所难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发皇张大 发皇:显豁,开朗。发展扩大。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肉袒牵羊 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难解难分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外合里差 比喻口是心非。
静言令色 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鸦鹊无声 形容非常静。同“鸦雀无声”。
悠悠忽忽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视如敝屣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风流雅事 雅:风雅。风雅而有情趣的事。
水净鹅飞 见“水尽鹅飞”。
丑态毕露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傅粉何郎 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养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争奇斗异 竞相争斗,标新立异
五月飞霜 借指冤狱。
走为上计 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欢呼雷动 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日居月诸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入阁登坛 犹命相拜将。谓荣任高官显爵。
耗子尾巴 耗子尾巴没有肉。比喻没有多大好处,不值得重视。
眼迷心荡 眼光迷乱,心神摇荡。形容见到美色而不能自持的神情。
顺美匡恶 歌颂美善,纠正过失。
温生绝裾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后用“温生绝裾”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不问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市不二价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刺促不休 哓哓:争辩声;休:停止,完。形容争辩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