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递司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后唐宋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
详细解释
后唐宋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
宋徐度《却扫编》卷下:“惟顿递司例造酒,分餉近臣,京师称顿递司酒为最美。”亦省称“顿递酒”。宋苏轼有《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诗。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dì sī jiǔ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枯木逢春(意思解释)
- 狗屁不通(意思解释)
- 鼻塌脣青(意思解释)
- 礼贤下士(意思解释)
- 听见风就是雨(意思解释)
- 铁骨铮铮(意思解释)
-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意思解释)
- 万绪千头(意思解释)
- 九回肠断(意思解释)
- 明抢暗偷(意思解释)
- 浑浑沉沉(意思解释)
- 人心皇皇(意思解释)
- 无所施其伎(意思解释)
- 千古不朽(意思解释)
- 死死平平(意思解释)
- 汪洋浩博(意思解释)
- 无耻之尤(意思解释)
- 探骊得珠(意思解释)
- 计功受赏(意思解释)
- 黼蔀黻纪(意思解释)
- 振缨王室(意思解释)
- 鹏举鸿飞(意思解释)
- 路头菩萨(意思解释)
- 脱套换套(意思解释)
- 民心无常(意思解释)
- 独善自养(意思解释)
※ 顿递司酒的意思解释、顿递司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本本主义 | 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
实与有力 | 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 |
平白无故 |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
命在旦夕 |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
没头没脑 | 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
鹿走苏台 | 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
铺眉苫眼 | 装模作样。 |
先意承指 | 见“先意承志”。 |
积金累玉 |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
法海无边 | 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
迭为宾主 | 轮流做主人请客。 |
旁门左道 | 左:不正;门:派别;道:路。喻指思想体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 |
流脍人口 | 谓(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
轻浪浮薄 | 轻:轻佻;浮薄:不庄重。形容行为放荡不庄重。 |
甲坚兵利 | 甲:盔甲;坚:坚固;兵:兵器;利:锋利。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比喻精锐部队。 |
冒大不韪 | 见“冒天下之大不韪”。 |
滚滚当潮 | |
喷雨嘘云 | 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
化及豚鱼 |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语本《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分斤较两 | 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
涉笔成趣 |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
枉口诳舌 | 见“枉口拔舌”。 |
理亏心虚 |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
推情准理 | 推:推测;准:定。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
穷兵赎武 | 犹言穷兵黩武。 |
戒舟慈棹 | |
得江山助 | 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