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递司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后唐宋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
详细解释
后唐宋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
宋徐度《却扫编》卷下:“惟顿递司例造酒,分餉近臣,京师称顿递司酒为最美。”亦省称“顿递酒”。宋苏轼有《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诗。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dì sī jiǔ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挑三拣四(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弄璋之喜(意思解释)
- 喜气洋洋(意思解释)
-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意思解释)
- 少不更事(意思解释)
- 岩穴之士(意思解释)
- 闳侈不经(意思解释)
- 敕始毖终(意思解释)
- 喜跃抃舞(意思解释)
- 雅人深致(意思解释)
- 争长黄池(意思解释)
- 倾箱倒箧(意思解释)
- 行化如神(意思解释)
- 集矢之的(意思解释)
- 蚁萃螽集(意思解释)
- 起死人肉白骨(意思解释)
- 络驿不绝(意思解释)
- 作小服低(意思解释)
- 黾勉从事(意思解释)
- 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意思解释)
- 见钱眼红(意思解释)
- 嘎七马八(意思解释)
- 腼顔事仇(意思解释)
- 七短八长(意思解释)
- 陶陶遂遂(意思解释)
- 徙宅之贤(意思解释)
- 万顷碧波(意思解释)
※ 顿递司酒的意思解释、顿递司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云开见日 | 指拨开云雾;现出太阳。比喻送走黑暗重见光明。又比喻疑团解开;心情舒畅。 |
光彩夺目 | 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
收缘结果 | 见“收因结果”。 |
狐媚猿攀 | 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
登高自卑 |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
眼底无人 | 眼睛里没有别人。形容狂傲自大,瞧不起人。 |
褚小杯大 |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
的的确确 | 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
慨然应允 |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
寡见鲜闻 |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见财起意 | 见了财物;顿生歹意。 |
大智如愚 |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
谑近于虐 |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
温席扇枕 | 见“温枕扇席”。 |
鳏寡孤惸 | 同“鳏寡孤独”。惸,无兄弟。 |
忝陪末座 | 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
遐州僻壤 | 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訇然作响 | 意思是形容发出很大的声响。 |
如梦一场 |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
装蟒吃象 | 方言。装洋吃相。 |
桑弧矢志 | 指壮志;大志。 |
一木之枝 | 谓细小的木材。亦喻微薄的才力。 |
一夕三叹 | 一夜之间,几次迁徙。谓居处不宁。 |
婉转悠扬 | 婉转:这里指声音抑扬起伏,柔婉曲折。悠扬:指声音时高时低,绵长和谐。形容歌声、乐声柔美感人。 |
拘墟之见 | 形容见解肤浅。 |
哀戚之情 |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