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匡时济俗匡时济俗的意思
kuāngshí

匡时济俗



匡时济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详细解释

匡救社会时世,使之恢复秩序。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也作「匡时济世」、「匡俗济时」。

匡时济俗[kuāngshíjìsú]

    匡救社会时世,使之恢复秩序。

    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亦作「匡时济世」、「匡俗济时」。

    百科解释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出处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shí jì sú

    注音ㄎㄨㄤ ㄕˊ ㄐ一ˋ ㄙㄨˊ

    繁体匡時濟俗

    感情匡时济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挽救动荡的局势。

    近义词匡时济世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匡时济俗的意思解释、匡时济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神焦鬼烂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余钱剩米 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形容生活富裕。
忧能伤人 忧:愁苦,忧虑。忧郁愁苦的情感能损伤人的健康。
荆榛满目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鼠窃狗偷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千虑一失 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百炼之钢 炼:用加热的方法提纯。指久经烤炼、坚强不屈的人。
分形同气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知足常足 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快乐。
三对六面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争斤论两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克嗣良裘 同“克绍箕裘”。
名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一语双关 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
黑灯下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祸结衅深 衅:事端。祸患和事故接连不断,灾难深重。
典册高文 原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后指典雅高深的文章或经典性著作。
舞文枉法 玩弄文辞,巧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
益寿延年 指延长寿命,增加岁数。同“延年益寿”。
抱恨终天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远见明察 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
干卿何事 干:关涉;卿:你的尊称。跟你有什么关系?指人爱管闲事。
博望烧屯 三国时,刘备依于刘表,在博望坡与夏侯惇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后演为诸葛亮火攻夏侯惇,如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忝列衣冠 汉代制度,每月初一将高帝的衣冠从陵墓的宫殿中移到祭祀高帝的宗庙里去,谓之'游衣冠'。
人贵自立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屈尊驾临 意思是降低身份,屈身光临;一般是对来访的人说的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