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详细解释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
百科解释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语本《庄子·天道》:“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云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明王錂《春芜记·说剑》:“披长剑风生蒯缑……须得心应手,君知否?”秦牧《艺海拾贝·在词汇的海洋中》:“即使这些都做到了,还不能说在写作时就一定十分得心应手。”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明李贽《读史·琴赋》:“故蔡邕闻弦而知杀心,钟子听弦而知流水,师旷听弦而识《南风》之不竞,盖自然之道,得手应心,其妙固若此也。”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例子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
基础信息
拼音dé xīn yìng shǒu
注音ㄉㄜˊ ㄒ一ㄣ 一ㄥˋ ㄕㄡˇ
繁体得心應手
正音“应”,不能读作“yīng”。
感情得心应手是褒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辨析(一)得心应手和“随心所欲”;都表示“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出来”的意思;有时都可表示做事“顺手”。不同在于:①同样表示“做事十分顺当;”得心应手表示“顺心;顺手”;“随心所欲”仅表示“顺心”。②得心应手是褒义成语;常形容技艺熟练;“随心所欲”是中性成语;常用来表示随着自己的心意说话;思维活动的意思。(二)得心应手和“浑洒自如”都形容技艺纯熟。但得心应手范围广;可指一切技艺方面;“挥洒自如”侧重在善于运用笔墨;一般指书画和写文章方面。
歇后语鲁班手里调大斧
谜语鲁班手里调大斧
近义词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心手相应
反义词不文不武
英语What the heart wishes one's hands accomplish
俄语выполнять умéло и удáчно
日语思うように手が動く,思いどおりにことが運(はこ)ぶ
德语in etwas sehr gewandt sein(sehr handlich)
法语l'expression répond à l'inspiration(facilité,art consommé d'un artist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一场误会(意思解释)
- 反目成仇(意思解释)
- 拱挹指麾(意思解释)
- 委曲求全(意思解释)
- 劝善惩恶(意思解释)
- 无边无垠(意思解释)
- 鬼蜮伎俩(意思解释)
- 魄消魂散(意思解释)
- 惟日不足(意思解释)
- 穷年累岁(意思解释)
- 裁书叙心(意思解释)
-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意思解释)
- 公而忘私(意思解释)
- 还我河山(意思解释)
- 铲迹销声(意思解释)
- 出内之吝(意思解释)
- 济济彬彬(意思解释)
- 拽巷逻街(意思解释)
- 言语路绝(意思解释)
- 名山胜水(意思解释)
- 青蝇点璧(意思解释)
- 隐鳞戢翼(意思解释)
- 嘁嘁嚓嚓(意思解释)
- 悬车束马(意思解释)
- 笔墨畦径(意思解释)
- 清曹峻府(意思解释)
※ 得心应手的意思解释、得心应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来路不明 | 来历未验明。 |
蜗行牛步 |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随心所欲 |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
疑团满腹 | 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
发蒙解惑 | 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
老鼠见猫 | 比喻十分惧怕。 |
说死说活 | 任凭如何说法。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身分不明 | 来历不详。 |
高文典册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
醉翁之意 | 之:的;意:意趣。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
毛举细事 | 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
高枕勿忧 | 犹言高枕无忧。 |
观山览水 | 观:游览;山、水:指风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
瞠乎后已 | 瞠:瞪眼。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追赶不上。 |
管中窥天 |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
误认颜标 | 形容懵懂浅陋。 |
愁潘病沉 | 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沉约因病而瘦减腰围。因以“愁潘病沉”泛指烦恼和疾病。 |
吐属不凡 | 吐属:谈吐。形容谈吐出众,不同一般。 |
研幾探赜 | 幾:隐微,事物苗头;赜:幽深。研讨隐微深奥的学问。 |
托公报私 | 借公事报私怨。 |
棉手闷子 | 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
浮花浪蘂 | 亦作“浮花浪蕊”。寻常花草。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蘂鎮長有,纔開還落瘴霧中。”宋苏轼《贺新郎·夏景》词:“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蘂都盡,伴君幽獨。”比喻轻浮的人。宋周邦彦《玲珑四犯》词:“浮花浪蘂都相識,誰更曾擡眼。”元兰楚芳《粉蝶儿》套曲:“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見,不似這風流的業寃。”比喻漂泊的人。明梁辰鱼《浣纱记·寄子》:“誰道做浮花浪蕊?何日報雙親恩義。” |
与日俱积 |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
易于破竹 | 势如破竹shìrúpòzhú形势就像劈竹子。 |
千里移檄 | 谓日行千里,传送紧急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