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唇铁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雄辩的口才。
详细解释
比喻雄辩的口才。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chún tiě shé
注音ㄊㄨㄥˊ ㄔㄨㄣˊ ㄊ一ㄝˇ ㄕㄜˊ
繁体銅脣鐵舌
感情铜唇铁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伶牙俐齿
反义词笨嘴拙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继古开今(意思解释)
- 顿学累功(意思解释)
- 乱头粗服(意思解释)
- 怪声怪气(意思解释)
- 鼓睛暴眼(意思解释)
- 覆车之戒(意思解释)
- 狗续金貂(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意思解释)
- 生死轮回(意思解释)
- 车马盈门(意思解释)
- 握发吐哺(意思解释)
- 暮云朝雨(意思解释)
- 裘弊金尽(意思解释)
- 嘴尖皮厚腹中空(意思解释)
- 大好河山(意思解释)
- 富室大家(意思解释)
- 金针度人(意思解释)
- 斫方为圆(意思解释)
- 衣食饭碗(意思解释)
- 煎膏炊骨(意思解释)
- 乐而忘忧(意思解释)
- 历精为治(意思解释)
- 表里相符(意思解释)
- 三长斋月(意思解释)
- 躲头避懒(意思解释)
- 失口乱言(意思解释)
- 灰灭无余(意思解释)
※ 铜唇铁舌的意思解释、铜唇铁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学无所遗 | 遗:遗漏。形容学识渊博,无所不知。 |
喋喋不休 | 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
源清流清 |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
惟命是听 |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
蹀躞不下 | 谓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
骈肩迭迹 | 同“骈肩累迹”。 |
天下老鸹一般黑 |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 |
标新创异 | 标:揭出,揭明;异:特别的。指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
傲睨自若 |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反首拔舍 | 反首:头发散乱下垂;拔舍:拔去杂草,就地宿营。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 |
金石之计 |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
二杆子 | 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
各奔东西 |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
拾陈蹈故 | 因袭陈词滥调。 |
撮科打哄 |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
白日升天 |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怨入骨髓 | 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
杞天之虑 | 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 |
虎体元斑 |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
借身报仇 | 见“借交报仇”。 |
讬物感怀 | 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
油嘴油舌 | 形容说话油滑轻浮。 |
两般三样 | 不一样,不一致。 |
上下和合 | 谓上下融洽。 |
逍逍停停 | 谓不慌不忙。 |
一夔自足 | 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