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杨贯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穿:穿透;贯:穿过。射穿杨柳叶和虱子。形容技艺高超,功夫深厚。
详细解释
战国时养由基射箭能百步穿杨,纪昌射箭能正中虱心。事见《战国策·西周策》和《列子·汤问》。后因以“穿楊貫虱”形容技艺高超。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但戰陣之上,洞胸徹札,功必歸於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楊貫虱,則以巧勝也。”明归有光《与沈敬甫书》:“科舉自來皆撞着,必無穿楊貫虱之技。”参见“穿楊”。
百科解释《史记》卷四《周本纪》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扼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
出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
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掷骰者,喝雉呼卢;善射者,穿杨贯虱。”
基础信息
拼音chuān yáng guàn shī
注音ㄔㄨㄢ 一ㄤˊ ㄍㄨㄢˋ ㄕ
繁体穿楊貫虱
感情穿杨贯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箭术。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怨府祸梯(意思解释)
- 反水不收(意思解释)
- 不堪造就(意思解释)
- 不学面墙(意思解释)
- 仓皇出逃(意思解释)
- 瓶罄罍耻(意思解释)
- 郢书燕说(意思解释)
- 尽思极心(意思解释)
- 法灸神针(意思解释)
- 银钩虿尾(意思解释)
- 不通文墨(意思解释)
- 冤家可解不可结(意思解释)
- 毫不相干(意思解释)
- 详星拜斗(意思解释)
- 爱人好士(意思解释)
- 韫玉待价(意思解释)
- 杀生害命(意思解释)
- 移风革俗(意思解释)
- 有气无烟(意思解释)
- 变姓埋名(意思解释)
- 禁奸除猾(意思解释)
- 百战百败(意思解释)
- 吞纸抱犬(意思解释)
- 蒙袂辑履(意思解释)
- 螽斯之德(意思解释)
- 梁氏夫妻(意思解释)
※ 穿杨贯虱的意思解释、穿杨贯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义灭亲 |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一清二白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
相庆弹冠 | 庆:贺喜;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因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
敌国外患 |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
衣冠礼乐 |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
直言无隐 | 直言无讳。 |
贡禹弹冠 | 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
貌是心非 | 见“貌是情非”。 |
风尘之警 | 风尘:战乱;警:警报。战乱发生的警报。 |
打马虎眼 |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
打鸭子上架 |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
成年古代 | 犹言长期以来。 |
资藉豪富 | 资藉:家产。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
宋玉东墙 | 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
奋矜之容 | 奋:振起,发扬;矜:自以为是;容:容貌,仪容。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 |
虚心平意 | 平:宁静。心意空舒宁静,如同说心平气和。 |
截铁斩钉 | 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 |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 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血海冤仇 | 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
叠石为山 | 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
衮衣以归 | 衮衣:古代君王穿的礼服;归:回来。立下赫赫战功,官拜高位回来。 |
蒲龙艾虎 |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
知其一,未睹其二 | 同'知其一不知其二'。 |
两情缱绻 | 比喻男女相爱,情意缠绵,不忍离散。 |
纪渻木鸡 | 意思是一个人的修养超过了一般人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