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铁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详细解释
即丹书铁券。古时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唐罗隐《代武肃王钱鏐谢赐铁券表》:“臣鏐言,优承恩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铁券》:“汉高祖封功臣,始制铁券。其内鏤字,以金涂之,名曰金书铁券。歷代因之,以赐功臣。”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李贤》:“自古有军功者,虽以金书铁券,誓以永存。然其子孙不一再而犯法,即除其国,或能立功,又与其爵。岂有累犯罪恶,而不革其爵者?”亦作“金书铁契”。明王佐《格古要论·杂考上·金书铁券考》:“於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始作铁券,其内鏤字,以金涂之,故名金书铁契。”
古代帝王颁赐给功臣的一种书券。德泽子孙,可以免罪。
唐.罗隐〈代武肃王钱鏐谢赐铁券表〉:「伏承恩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恕臣九死,子孙三死者。」亦做「丹书铁券」。
出处唐·罗隐《代武肃王钱缪谢赐铁券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7回:“一经受封,朝廷都要给付金书铁券为凭。”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shū tiě quàn
注音ㄐ一ㄣ ㄕㄨ ㄊ一ㄝˇ ㄑㄨㄢˋ
繁体金書鐵券
感情金书铁券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古代特权凭证。
近义词丹书铁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窝囊气(意思解释)
- 山中宰相(意思解释)
- 迅雷风烈(意思解释)
- 六根清净(意思解释)
- 劝善黜恶(意思解释)
- 鹤长凫短(意思解释)
- 八索九丘(意思解释)
- 抱令守律(意思解释)
- 负重致远(意思解释)
- 同心合德(意思解释)
- 割地称臣(意思解释)
- 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意思解释)
- 蝼蚁之诚(意思解释)
- 草靡风行(意思解释)
- 暴敛横征(意思解释)
- 盛筵易散(意思解释)
- 良辰媚景(意思解释)
- 舍短从长(意思解释)
- 百卉千葩(意思解释)
- 闭口结舌(意思解释)
- 饱餐一顿(意思解释)
- 从风而靡(意思解释)
- 枝末生根(意思解释)
- 故作矜持(意思解释)
- 霄光可学(意思解释)
- 箕箒之使(意思解释)
- 委曲从俗(意思解释)
- 铁板注脚(意思解释)
※ 金书铁券的意思解释、金书铁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跃然纸上 |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
得意忘形 |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
内外夹攻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横拖倒拽 |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
有心无力 | 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
沧桑之变 | 沧海变桑田的变化。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过眼云烟 |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
管窥之说 |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
不自由,毋宁死 | 毋宁:同“无宁”,宁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
探囊取物 |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
守先待后 | 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
强将手下无弱兵 | 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 |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
添枝增叶 | 见“添枝接叶”。 |
明赏慎罚 | 慎:谨慎。奖赏严明,处罚慎重。 |
扶正祛邪 | 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
手帕姊妹 | 指妓女之间的互称。 |
浮文套语 | |
金城汤池 |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
索垢吹瘢 | 犹言吹毛求疵。 |
乍毛变色 | 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
向隅独泣 |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孤独,伤感 |
一丸五色 | 指仙药。 |
心灵手敏 | 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
荡荡默默 | 形容心神不宁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