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笔立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笔成章”、“援笔而就”。
详细解释
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笔成章”、“援笔而就”。
出处《南史·蔡景历传》:“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例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李太白一斗百篇,援笔立成。”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bǐ lì chéng
注音ㄩㄢˊ ㄅ一ˇ ㄌ一ˋ ㄔㄥˊ
繁体援筆立成
感情援笔立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近义词援笔成章、援笔立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大势已去(意思解释)
- 祸从口出(意思解释)
- 狗尾续貂(意思解释)
- 东道主人(意思解释)
- 寝苫枕块(意思解释)
- 一言丧邦(意思解释)
- 小鸟依人(意思解释)
- 弊车驽马(意思解释)
- 千言万说(意思解释)
- 玉成其美(意思解释)
- 生死不易(意思解释)
- 拿班作势(意思解释)
- 松乔之寿(意思解释)
- 功烈震主(意思解释)
- 挟势弄权(意思解释)
- 文章钜公(意思解释)
- 群芳竞艳(意思解释)
- 洞悉无遗(意思解释)
- 重提旧事(意思解释)
- 死骨更肉(意思解释)
- 千金贵体(意思解释)
- 梦往神游(意思解释)
- 杯水粒粟(意思解释)
- 小心敬慎(意思解释)
- 阴险狡诈(意思解释)
- 邀功请赏(意思解释)
※ 援笔立成的意思解释、援笔立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始作俑者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
表里相应 | 内外互相应合。 |
刚中柔外 |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
不辞而别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
矢口狡赖 | 死也不肯承认。 |
过河拆桥 |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
寻瑕伺隙 | 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
临难不苟 | 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
卑之无甚高论 |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
勇猛直前 | 勇猛地一直往前。 |
此中三昧 |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
得薄能鲜 | 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进德脩业 | 指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 |
泄露天机 | 比喻泄露秘密。 |
无天无日 | 犹言不见天日。 |
坐拥百城 | 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
道殣相望 |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你不仁,我不义 |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
官逼民变 | 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 |
屋上建瓴 | 建:倾倒。瓴:容水器。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亦作“高屋建瓴”。 |
至死不屈 |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
穷纤入微 | 穷:寻求到尽头;纤:细小。深入探求深奥的学问。 |
唐临晋帖 |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
投阱下石 |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楛耕伤稼 | 楛:粗劣,粗恶;稼:庄稼。耕田不细致,庄稼受损害。 |
密利迦罗 | 梵语的音译。鹿。 |
金飞玉走 | 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