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公折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详细解释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晋袁宏《後汉纪·献帝纪二》:“太尉樊稜,司徒許相,皆竊位懷禄,苟進無耻,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亦省作“覆折”。《後汉书·李固等传论》:“李固據位持重,以争大義,確乎而不可奪。豈不知守節之觸禍,恥夫覆折之傷任也。”《周书·寇洛于谨等传论》:“及謹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常以滿盈爲戒,覆折是憂。”
出处《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例子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太尉樊裬,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
基础信息
拼音fù gōng zhé zú
注音ㄈㄨˋ ㄍㄨㄥ ㄓㄜˊ ㄗㄨˊ
繁体覆公摺足
感情覆公折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草船借箭(意思解释)
- 极重难返(意思解释)
- 动心骇目(意思解释)
- 长亭短亭(意思解释)
- 乐不可言(意思解释)
- 一刀两断(意思解释)
- 支纷节解(意思解释)
- 渔翁之利(意思解释)
- 柔远怀来(意思解释)
- 革图易虑(意思解释)
- 窄门窄户(意思解释)
- 无容身之地(意思解释)
- 笑中有刀(意思解释)
- 真心实意(意思解释)
- 蕤宾铁响(意思解释)
- 屎盆子(意思解释)
- 山砠水厓(意思解释)
- 人言籍籍(意思解释)
- 扬清抑浊(意思解释)
- 浮萍浪梗(意思解释)
- 不间不界(意思解释)
- 心奓体忲(意思解释)
- 百折千回(意思解释)
- 束緼请火(意思解释)
- 懊恼泽家(意思解释)
- 渔阳参挝(意思解释)
- 学优则仕(意思解释)
- 三风五气(意思解释)
※ 覆公折足的意思解释、覆公折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溯源穷流 | 上溯本源,穷尽支流。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 |
猫鼠同处 | 见“猫鼠同眠”。 |
绝地天通 | 绝:断绝。断绝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
卖富差贫 | 谓对于富人,得钱便予以免除差役;对于穷人,便任意征派劳役。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
祸乱相寻 | 寻:连续不断而来。祸患战乱接连不断地发生 |
无所畏惮 | 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顾忌。 |
鼠腹鸡肠 |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
积习难改 | 积习:长期养成的习惯。长期养成的习惯难以一下改正。 |
肤寸而合 | 谓(云气)逐渐集合。 |
风流罪过 |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
豪言壮语 | 豪:豪迈;壮:雄壮。指言语豪迈雄壮。 |
奋笔直书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斟酌损益 | 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
悦目赏心 |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
面壁虚构 | 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凭空捏造。 |
握炭流汤 | 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
才竭智疲 | 竭:尽;疲:疲倦。才能用尽,智力衰退 |
孝思不匮 | 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
饰非养过 | 见“饰非遂过”。 |
龂龂计较 | 同“斤斤计较”。 |
黑丧着脸 | 脸色阴沉;不痛快。 |
越搀越醉 | 酒醉的人,越是有人搀扶,越发使出醉态。比喻越是迁就随顺,越加纵情任性。 |
文致太平 | 是指作文章粉饰太平。 |
上清童子 | 古钱的别称。相传贞观年间,岑文本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进见。语毕,送之出亭,于墙下忽然不见。掘地,得古钱一枚,乃悟“上清童子”为铜名,“元宝”为钱文。见唐·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 |
山鸡眏水 | 即鸡宗。 |
雷腾云奔 | 蒸腾的云气。驾云,乘云。喻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