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天府之国天府之国的意思
tiānzhīguó

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详细解释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百科解释天府之国最早出现在秦朝,不是指四川,而是指八百里秦川——拥有郑国渠的关中平原。关中即秦中,是指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在《战国策·秦策》记述了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以上是最早出现的“天府之国”的文字,主要指的是关中平原,一个富庶之地。当时与关中同时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还有“燕”——今北京地区。后人所称天府之国主要指四川盆地。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例子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tiān fǔ zhī guó

注音ㄊ一ㄢ ㄈㄨˇ ㄓ ㄍㄨㄛˊ

繁体天府之國

感情天府之国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专指四川。

谜语四川

近义词天府之土

反义词不毛之地

英语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land of plenty)

俄语благословенный край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的意思解释、天府之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首尾相应 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不倒翁 本是一种玩具。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
心腹之交 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切切私语 指私下小声说话。
意在笔先 指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斩将刈旗 同“斩将搴旗”。
热心苦口 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身分不明 来历不详。
酒食征逐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横扫千军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兴味索然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衣香人影 衣服上的香气,人的影子。写女性的气息形体。
身无长物 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
拨云睹日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青天”、“披云雾,睹青天”。
敦庞之朴 敦庞:敦厚;朴:未加工的。形容质朴敦厚。
洗濯磨淬 修养锻炼。
急风骤雨 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入孝出弟 见“入孝出悌”。
闭户关门 户:出入的门户。门户都关闭起来。形容冷清寥落。
分一杯羹 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人材出众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析骨而炊 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不畏强权 不惧怕强权和凶暴的势力,坚持正义斗争。
横徵苛役 指滥收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融融怡怡 同“融融泄泄”。
筱簵之箭 用筱竹﹑簵竹制成的箭。谓良箭。
笑之以鼻 以鼻吭气冷笑﹐表示看不起。
按纳不下 心里忍耐不住,情绪急躁或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