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盗钟掩耳盗钟掩耳的意思
dàozhōngyǎněr

盗钟掩耳



盗钟掩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详细解释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盗钟掩耳[dàozhōngyǎněr]

    北齐.刘昼《刘子.卷二.慎独》:「若人不知,则鬼神知之;鬼神不知,则己知之,而云不知,是盗钟掩耳之智也。

盗钟掩耳[dàozhōngyǎněr]

    《旧唐书.卷二零.哀帝本纪》:「史臣曰:『……立嗣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门与禁旅皆歼,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钟掩耳,嫁祸于人。』

盗钟掩耳[dàozhōngyǎněr]

    有人得到一口钟,想要背走,但因巨大无法背负,想击毁它,但撞击时有钟声,恐怕他人听到声音来抢夺,于是掩上耳朵。

    典出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比喻自欺欺人。旧唐书˙卷二十˙哀帝本纪:立嗣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门与禁旅皆歼,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钟掩耳,嫁祸于人。或作盗铃掩耳?窃铃掩耳、塞耳盗钟、塞耳偷铃、掩耳盗铃、掩耳盗钟、掩耳偷铃。

    百科解释盗钟掩耳:原为掩耳盗钟,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子《旧唐书·哀帝纪论》:“复又盗钟掩耳,嫁祸于人。”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zhōng yǎn ěr

    注音ㄉㄠˋ ㄓㄨㄥ 一ㄢˇ ㄦˇ

    繁体盗鐘掩耳

    感情盗钟掩耳是贬义词。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自欺欺人。

    谜语堵着耳朵偷闹钟

    近义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英语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ile it steals cream.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盗钟掩耳的意思解释、盗钟掩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老老实实 指为人诚实、本份。
生灵涂地 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千头万绪 形容事情头绪很多;复杂纷繁。
登高自卑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开眉展眼 高兴愉快的样子。
知书明理 有才学,懂礼仪。
睥睨一切 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朱雀玄武 朱雀:南方七星宿的总称。玄武:北方七星宿的总称。形容阵容整齐。
只手单拳 只:单。比喻一个人力量弱小。
东涂西抹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呵壁问天 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风马不接 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羸形垢面 羸:瘦弱;形:身体;垢:肮脏。瘦弱的身体,肮脏的外表。形容穷苦不堪的样子。
戎事倥偬 军务紧迫。
楛耘失岁 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
抓纲带目 纲: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健环节;目:网眼,引申为次要部分。比喻办事情、做工作的时候要抓住关健环节带动一般。
胼胝之劳 胼胝: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形容极为辛苦。
目瞪舌挢 同“目瞪口呆”。
迥隔霄壤 迥:远;霄壤:天地。形容差别很大,像天地悬殊。
画荻和丸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万古不变 万古:千年万代。万世不改变。
遣言措意 同“遣辞措意”。
下层社会 指旧时生活贫苦的社会阶层。
割乳庐墓 谓丢下乳儿在亡亲墓旁筑庐守孝。古代认为是至孝的行为。
原情定罪 追究他心里的动机来确定有无罪过或罪过轻重。
一举手力 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凡百一新 凡:全部;百:指事物多。所有的事物都有了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