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三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亡失的书籍。
详细解释
指亡失的书籍。
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以睹其全焉。◎清·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驽马十驾(意思解释)
- 末大不掉(意思解释)
- 剥茧抽丝(意思解释)
- 夙心往志(意思解释)
- 出尘不染(意思解释)
- 牛角之歌(意思解释)
- 齿落舌钝(意思解释)
- 三年不窥园(意思解释)
- 克逮克容(意思解释)
-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意思解释)
- 刻骨崩心(意思解释)
- 装聋装哑(意思解释)
- 佩紫怀黄(意思解释)
- 运筹千里(意思解释)
- 贯穿今古(意思解释)
- 买东买西(意思解释)
- 贲军之将(意思解释)
- 出言无忌(意思解释)
- 风和日暖(意思解释)
- 酌盈注虚(意思解释)
- 以大恶细(意思解释)
- 扶老挈幼(意思解释)
- 粉边细丝(意思解释)
- 接吻拥抱(意思解释)
- 厮抬厮敬(意思解释)
- 明鉴未远(意思解释)
- 悲伤憔悴(意思解释)
※ 河东三箧的意思解释、河东三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鬼哭神嚎 |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择木而栖 | 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 |
载歌载舞 | 载:又、且。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
颠倒黑白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里出外进 | 出:突出的一部分;进:凹进的一部分。形容物体的表面排列不整齐;表面凸凹不平或参差不齐。 |
坏人心术 | 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
如埙如箎 |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
白黑分明 |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湿肉伴干柴 | 形容拷打。 |
龚行天罚 |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
誓死不二 |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江左夷吾 | 《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江左夷吾”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
还朴反古 | 见“还淳反古”。 |
拈花微笑 |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
肤寸而合 | 谓(云气)逐渐集合。 |
瞰亡往拜 | 瞰:窥看;亡:外出。看到对方不在家时前去拜访。形容本来不想拜见,却又要走一趟拜访的过场。 |
千夫所言如一喙 | 喙:鸟嘴。形容众口一辞或文章模式划一 |
后手不接 | 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 |
先意承颜 | 同“先意承志”。 |
琼厨金穴 | 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 |
穷亡解沮 | 困窘逃亡,瓦解丧败。 |
议论英发 | 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
捰袖揎拳 | 见“揎拳捰袖”。 |
觊觎之志 | 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
明修暗度 | 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 |
常州词派 | 清代词派之一。 |
压线年年 | 年年作缝纫活;比喻徒为他人长期忙碌。 |
天魔外道 | 佛教谓扰碍佛道者。喻正统以外的旁门支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