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槌定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一锤定音”。
详细解释
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同“一锤定音”。
百科解释一槌定音,成语,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意思是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语出朱可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出处朱可 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基础信息
拼音yī chuí dìng yīn
注音一 ㄔㄨㄟˊ ㄉ一ㄥˋ 一ㄣ
感情一槌定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近义词一锤定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歌莺舞燕(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少不经事(意思解释)
- 逼良为娼(意思解释)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意思解释)
- 人所共知(意思解释)
- 鲁莽灭裂(意思解释)
- 分居异爨(意思解释)
- 寸步不让(意思解释)
- 章句小儒(意思解释)
- 炳烛夜游(意思解释)
- 风流千古(意思解释)
- 反经合道(意思解释)
- 养家活口(意思解释)
- 旧愁新恨(意思解释)
- 援之以手(意思解释)
- 慎小谨微(意思解释)
- 捐华务实(意思解释)
- 终天之思(意思解释)
- 庙堂之量(意思解释)
- 缠头裹脑(意思解释)
- 恩深渭阳(意思解释)
- 闻道犹迷(意思解释)
- 泥佛劝土佛(意思解释)
- 涵今茹古(意思解释)
- 安祥恭敬(意思解释)
※ 一槌定音的意思解释、一槌定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梦中说梦 | 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 |
目光如炬 |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
偷香窃玉 | 指美丽的年青女性。比喻男女之间私下的爱情往来。尤指男子在外勾引妇女。 |
温香艳玉 | 比喻妇女的美好姿质。 |
世道浇漓 | 世道:社会风气;浇漓:人情淡薄。社会人情冷漠刻薄。 |
攫戾执猛 | 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
乌七八糟 | 肮脏污秽;十分糟糕。 |
铭诸肺腑 | 比喻永记不忘。 |
惜玉怜香 | 比喻对女子体贴爱护。 |
交口称誉 | 交口:大家一齐说;称誉:称扬赞誉。大家同声称赞。 |
丰功盛烈 | 犹言丰功伟绩。巨大隆盛的功业。 |
思不出位 | 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分。 |
近乡情怯 |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
比肩皆是 | 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
鼎足而立 |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
临难不恐 | 临:到;难:灾难;恐: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
兵不逼好 | 兵:出兵打仗;逼:威胁;好:指友好国家。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 |
别作一眼 | 谓另眼(相看)。 |
鹤吊陶母 | 白鹤吊唁陶侃之母。指吊丧。 |
干霄蔽日 | 犹干云蔽日。 |
擗踊号叫 |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幺麽小丑 |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 |
顺时随俗 | 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
衒才扬己 | 衒:炫耀;扬:赞扬,传播。显露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 |
花霾脖子 | 指狡猾奸刁的人。 |
尸冢之间 |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
名垂罔极 | 名声流传的极为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