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匍匐之救匍匐之救的意思
zhījiù

匍匐之救



匍匐之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竭尽全力的救助。

详细解释

指竭尽全力的救助。

匍匐之救[púfúzhījiù]

    本指邻里有凶祸发生,尽力照料。

    《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后多用以形容不顾一切竭力救助。《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百科解释指不顾一切竭尽全力的救助。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有忠和之救,匍匐之救。”


    基础信息

    拼音pú fú zhī jiù

    注音ㄆㄨˊ ㄈㄨˊ ㄓ ㄐ一ㄡˋ

    繁体匍匐之捄

    感情匍匐之救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匍匐之救的意思解释、匍匐之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见风是雨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节中长节 节:竹节。枝节中又长出枝杈。比喻在已有的情节中又生出新的情节
去芜存菁 芜:芜杂。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相亲相爱 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敲门砖 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有天没日头 比喻无稽言行。同“有天无日”。
顿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背本就末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追趋逐耆 谓追逐时尚。
同声一辞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守土有责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回黄转绿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刳形去皮 谓忘却形体和家国,而任乎自然。
山锐则不高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万念俱寂 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巧不胜拙 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失惊打怪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大家风范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泛应曲当 谓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审几度势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才貌两全 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言出祸随 见“言出祸从”。
曾不惨然 竟不觉得惨痛。
方正持重 形容人物的品德高尚堂堂正正。
紫阳真人 道家传说汉周义山,字季通,汝阴人,入蒙山遇羡门子,得长生要诀,白日升天,号紫阳真人。亦泛指仙人。
羊碑犹泣 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