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谠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危:高耸的样子;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
出处宋·王安石《答孙元规大资书》:“伏惟阁下危言谠论,流风善政,简在天子之心,而讽于士大夫之口,名声之盛,位势之尊,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
基础信息
拼音wēi yán dǎng lùn
注音ㄨㄟ 一ㄢˊ ㄉㄤˇ ㄌㄨㄣˋ
繁体危言讜論
感情危言谠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危言高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闭合思过(意思解释)
- 层出不穷(意思解释)
- 盲人摸象(意思解释)
- 楚楚可怜(意思解释)
- 一波才动万波随(意思解释)
- 悲愁垂涕(意思解释)
- 好善乐施(意思解释)
- 本本分分(意思解释)
- 天下匈匈(意思解释)
- 一鼻孔出气(意思解释)
- 讬于空言(意思解释)
- 螭魅罔两(意思解释)
- 破瓜之年(意思解释)
- 富贵浮云(意思解释)
- 百动不如一静(意思解释)
- 印把子(意思解释)
- 乔装改扮(意思解释)
- 高谈虚论(意思解释)
- 遮地盖天(意思解释)
- 一相情原(意思解释)
- 不拘于时(意思解释)
- 令人咋舌(意思解释)
- 忝列门墙(意思解释)
- 做妖撒妖(意思解释)
- 引为鉴戒(意思解释)
- 万里一息(意思解释)
- 齐傅楚咻(意思解释)
- 量长较短(意思解释)
※ 危言谠论的意思解释、危言谠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己以绳 |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待时而举 | 待:等待;举:行动。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 |
偷工减料 |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
狗仗人势 | 仗:倚仗;仗恃。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
紫绶金章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
虎斗龙争 |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
喧宾夺主 | 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喧:声音大;宾:客人;夺:压倒;超过。 |
颗粒无存 | 颗粒:一颗一粒。指粮食没有存货。 |
迎新弃旧 | 谓离开旧夫,再嫁新君。 |
玩儿不转 | 指挥不开;耍弄不了。 |
大有希望 | 指做成某事或实现某种愿望的可能性很大。 |
手脚无措 | 同“手足无措”。 |
此唱彼和 | 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
酒不醉人人自醉 | 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
封豨修蛇 | 见“封豕长蛇”。 |
日中必昃 | 同“日中则昃”。 |
骤雨不终日 | 骤:急速;终:竟,从开始到末了;终日:整天。攀雨下不了整天。比喻势头很猛不能持久。 |
能文能武 |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
买贱卖贵 | 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 |
拨万轮千 | 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
玉石相揉 | 比喻好坏混杂。 |
装虚作假 | 耍弄虚假的一套来欺骗人。 |
沽名要誉 | 犹沽名钓誉。 |
似梦初觉 |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刚刚明白过来。 |
葭莩之情 | 葭莩:苇杆里的薄膜。指亲戚间的感情。 |
遵本舍末 | 谓遵循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而舍弃浮华伪杂的末务。 |
骊山老母 | 传说殷周之际有骊山女,为天子。唐宋后遂以为女仙﹐尊为骊山老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