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碍口识羞碍口识羞的意思
àikǒushíxiū

碍口识羞



碍口识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详细解释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两相耽误。◎《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

碍口识羞[àikǒushíxiū]

    百科解释碍口识羞,成语。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作谓语、补语;指怕羞,出于: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基础信息

    拼音ài kǒu shí xiū

    注音ㄞˋ ㄎㄡˇ ㄕˊ ㄒ一ㄡ

    繁体礙口識羞

    感情碍口识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补语;指怕羞。

    近义词爱口识羞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碍口识羞的意思解释、碍口识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歌功颂德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恍恍荡荡 摇晃不定。
眼笑眉飞 形容极度高兴。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易于反手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斗转参斜 斗:北斗星;参:星名,28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北斗转向,参星横斜。指天快亮的时候。
拔本塞原 本:树根;原:根源。比喻背弃根本,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
养虎为患 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断简残编 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
争鸡失羊 比喻贪小失大。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荆人涉澭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字字珠玑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
江湖骗子 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算命等骗人谋生的人或招摇撞骗的人。
捋臂揎拳 捋:卷起;揎:拳打。卷起袖子,伸出拳头,准备动手。
传为佳话 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尺二秀才 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尽”字的俗体“尽”字。
贪赃坏法 见“贪赃枉法”。
酣歌恒舞 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不间不界 见“不尴不尬”。
尸居龙见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心旌摇拽 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
萁豆相煎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以'萁豆相煎'比喻骨肉自相残杀。
悬壶行医 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清庙之器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欹嵚磊落 古代的一种卧具。
脚跟无线 意思是比喻来去无踪,飘忽不定。
干理敏捷 干理,管理,处理事情。处理事情迅速、果断。